地圖日記上週在網站上公布12月將推出付費方案,又是一例將免費轉向服費的網路服務。免費使用的網路服務功能,一直是絕大多數的網路使用者所仰賴的。但是當使用者習慣使用免費資源後,要因其經營上的需要開始出現「收費」的方式,但卻無法控制提供的服務品質,經常是讓使用者不肯付費的主因。在「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尚未被建立前,所有免費資源的網路服務,除了要不斷推陳出新的提供新功能外,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服務的穩定度了。
願意讓我付費的網路服務
自 Web2.0 興起後,我所使用的網路服務還不少,但讓我願意付費的沒幾個,之前其中之一也是唯一的服務只有 flickr,唯一的理由是我欣賞 flickr 的社群功能。今天,我多付費使用了另外一個網路服務,那就是 MindMeister 。
免費網路服務行銷:差別取價的魔力
究竟免費服務的定義可適用的範圍多廣,不過認真的想想,好像只有在網路發達的年代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大家想要知道作者的理論是什麼,還有勞虎先生的評斷,可以點選文章的連結進去看。接下來開始來看看網路產業的免費服務到差別取價。
什麼是你願意付費的「網路服務」?
在這個大家都說網路是下個世代的新經濟、大家都喊Web 2.0、長尾理論...的時代,有什麼網站或服務是大家願意付費取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