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情感品牌大獎
Yahoo!奇摩情感品牌大獎

在台灣網友心目中,哪些品牌「揪感心」?Yahoo!奇摩11日公佈首屆「情感品牌大獎」結果,在獲獎的54個品牌中,超過半數(54%)為台灣品牌,不 讓國際品牌專美於前,顯見「本土味」更受網友青睞。

不分類別的年度品牌大獎:
1. 7-11統一超商
2. 索尼SONY
3. 養樂多

**通訊/資訊/電腦類:
**1. Sony Ericsson(19%,32010)
2. Nokia(16%,25843)
3. 蘋果iPhone(15%,24341)

電器/數位/影音產品類:
1. SONY(37%,61356)
2. 大同家電(15%,24739)
3. 蘋果iPod(14%,23148)

復古品牌類:
1. 乖乖(17%,27731)
2. 森永牛奶糖(15%,25276)
3. 明星花露水(14%,23039)

縣市政府類:
1. 臺北市(18%,29959)
2. 高雄市(12%,19927)
3. 臺北縣(10%,15983)

汽機車類:
1.TOYOTA(15%,24958)
2. BMW(13%,21783)
3. MAZDA(10%,16064)

房地產類:
1. 信義房屋(20%,32489)
2. 遠雄集團(14%,22819)
3. 永慶房屋(13%,21024)

服飾類:
1. NIKE(19%,31724)
2. Adidas(18%,29957)
3. Levi’s(15%,24568)   

金融服務類:
1. 中華郵政(26%,42711)
2. 中國信託(14%,22596)
3. 臺灣銀行(13%,21480)

保險類:
1. 國泰人壽(20%,32798)  
2. 南山人壽(16%,25676)
3. 中華郵政壽險(8%,13131)

美妝類:
1. 資生堂(21%,35402)  
2. 香奈兒(16%,25933)
3. SKII(10%,15812)

連鎖店類:
1. 7-11統一超商(40%,65873)
2. 麥當勞(12%,19687)
3. 星巴克(11%,18469)

食品類:
1. 金莎(20%,33550)  
2. 科學麵(20%,32545)
3. 統一麵(14%,23842)

個人護理類:
1. 曼秀雷敦(24%,39373)  
2. 黑人(14%,22579)
3. 舒潔(11%,18976)

旅遊類:
1. 台灣高鐵(16%,25622)  
2. 劍湖山世界(13%,21905)
3. 六福村(13%,21223)

酒類:
1. 台灣啤酒(27%,44545)
2. 海尼根(15%,24707)
3. 冰火(14%,22746)

飲品類:
1. 養樂多(30%,50076)  
2. 可口可樂(18%,29108)
3. 林鳳營(11%,17395)

遊戲類:
1. 神來也麻將(23%,38090)  
2. 明星3缺1 Online(17%,27547)
3. 天堂Online(7%,11523)

醫療保健類:
1. 京都念慈菴(27%,44705)
2. 普拿疼(19%,30937)
3. 善存(9%,14217)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近年來,銀行業陸續掀起 App 改版潮,介面設計推陳出新。然而,若追溯這股數位美學革命的起點,國泰世華銀行無疑是先行者。

2022 年,國泰世華推出「CUBE」數位品牌,名稱結合「Cathay United Bank」與「Empower」,象徵透過數位力量賦能客戶,讓金融服務自然融入生活。秉持「為可能,竭盡所能」的品牌理念,CUBE 不只是網銀 App,更是國泰世華打造一站式數位金融平台的核心起點。

當多數金融機構仍停留在功能導向思維,強調「快速、簡潔、好用」時,國泰世華已率先從品牌高度切入,以使用者為核心,導入兼具實用性與美學價值的設計哲學。國泰世華做對了什麼?為何能從產品進化為平台?

從功能到美學的品牌蛻變

在數位轉型方興未艾之際,多數金融 App 強調的是效率,但國泰世華選擇再往前一步。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說:「我們的做法是不只要方便,還要具備質感與美感,在簡單的使用前提下,做到『不簡單的簡單』。」

打開 CUBE App,便能看見這種「質感金融」的落實。介面以金融業少見的灰階主色與留白設計,營造極簡氛圍;插畫則以簡潔筆觸呼應,增添現代科技感。從帳務收支、外幣買賣、信用卡到投資、貸款、保險,每個功能都保有一貫的視覺語彙,擺脫傳統金融厚重繁複的框架,傳遞「輕盈」與「透明」的設計觀。

然而,要打造一致的設計體驗,絕非僅靠技術可達成,更仰賴組織文化的支持。當多數金融機構習慣將設計與研發外包,國泰世華則選擇培養內部團隊。陳冠學直言:「外包常受限於專案週期,容易流於短期思維;唯有內部團隊,才能在細節中持續耕耘。」

「品牌就是細節的累積。」他強調,CUBE不只是一款網銀 App,目標更是一個承載金融科技力與美學價值的數位品牌。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強調,CUBE以質感設計與細節堅持,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金融體驗。
圖/ 數位時代

跨場景串聯的全方位體驗

「在數位服務設計上,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業績壓力,因此才會充斥與需求無關的廣告。我們選擇回到初衷——從體驗出發,減少干擾。」陳冠學坦言。但他也強調,這並非否定廣告價值,而是調整優先順序:先確保流程簡單、介面友善,建立使用黏著度與忠誠度後,廣告才能在對的時間、對的渠道、推送對的內容,從干擾轉為加值。

而這種「以體驗優先」的理念,除了體現在CUBE App,也被落實到 ATM:全台 5,400 台國泰世華 ATM 介面大膽採用零廣告設計,提款流程更精簡至兩步驟,時間縮短近五成,展現「少即是多」的體驗哲學。

對於細節的堅持,也從數位介面延伸到實體卡片。如:國泰世華推出全台首張視障友善的「CUBE簽帳金融卡Touch Card (簡稱:CUBE Touch Card)」,透過圓弧切角與特殊壓模設計,讓視障者能以觸覺辨識卡片方向,更榮獲 2025 年德國 iF 設計獎,展現品牌在普惠金融上的細緻關懷。

而當體驗被放大到「整合生活」層次,國泰世華更進一步推動小樹點生態圈。信用卡回饋不再侷限於帳單折抵,使用者還能將點數轉換為米其林餐廳訂位、熱門演唱會門票等限量體驗。從數位介面到線下接觸點,再到生活金融場景,國泰世華正將 CUBE 打造為「金融+生活+娛樂」的全方位平台。

新世代價值驅動的金融競爭力

當 CUBE 體驗日益成熟,國泰世華開始追問: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什麼樣的品牌才能真正獲得新世代的認同?

陳冠學提出兩大方向:一是持續應用前瞻科技,如虛擬資產等創新場景,讓金融服務始終走在市場之前;二是堅持品牌驅動,透過長期累積塑造認同感。「台灣金融市場相較國外,品牌驅動的氛圍不算強,但我們希望品牌本身成為力量!」他強調。

品牌照片(補).jpg
陳冠學指出,CUBE不只是產品,而是從品牌出發的平台戰略,為國泰世華塑造長期競爭力。
圖/ 國泰世華

這樣的思維,正好呼應新世代的價值轉向。對 Gen Z 而言,金融回饋只是基本,真正影響忠誠度的,是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做一件事是利己還是利他,新世代看得很清楚。」陳冠學說。這也是為什麼 CUBE 堅持回歸使用者為中心,透過細節傳遞的「利他」的品牌態度。

這是否也意味著,金融競爭的勝負關鍵不在於誰堆疊更多功能,而在於誰能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體驗、把品牌理念融入每個接觸點?如 CUBE 正在驗證的新模式,以科技創新帶來效率與便利,以品牌文化建立信任與共鳴。當金融服務邁向平台化與生態化,國泰世華已率先勾勒未來格局——讓品牌成為金融服務的真正入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