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蘋果王國的十大秘訣(上)
打造蘋果王國的十大秘訣(上)
2010.07.15 | 行銷

2010年5月26日,科技產業的發展史,被寫下全新的一頁:蘋果正式超越軟體龍頭微軟,躍登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不僅如此,蘋果在全球企業的市值排名中,也僅次於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蘋果的崛起,讓人人都想複製他的成功方程式,每家公司都在找尋屬於自己的Steve Jobs,同時也想成為所屬產業中的蘋果,但是蘋果卻從未揭露造就其成功的秘訣。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在最新一期的文章中,透過訪談蘋果前員工、合作夥伴和長期觀察者,整理出十大成功要訣,教你「如何成為XX產業的蘋果」:

1只落入自己的窠臼

蘋果總能設定自己的目標,不管競爭對手、產業觀察者、分析師、部落客和記者的建議或攻擊,Steve Jobs從來不理會科技產業的人們說什麼。早在1980年代,那時Steve Jobs正帶領團隊打造Mac,他便經常指導工程師,電腦的外觀設計應該長什麼樣子。

「有一次他在Macy's百貨看到Cuisinart(美國小家電及廚具品牌,擁有精緻外觀),他覺得棒極了,便要求設計師把Mac變成那樣,」Mac團隊工程師Andy Hertzfeld表示。還有一次,Steve Jobs想把Mac變成保時捷的樣子。

你能想像長得像跑車和廚具的電腦長什麼樣子嗎?蘋果的目標客群處在高階主流端,他們就是保時捷的潛在購買者,顯然跟隨矽谷的主流設計並無法吸引這群人。即使在觀察蘋果這麼多年後,那些矽谷科技專家們依舊陷在說明書、速度、簽訂合約書的泥淖中,他們應賅明白,魔法並不會出現在效仿者身上。

2****、適時在公司稱王

2000年時,Mike Evangelist正負責研發日後廣為人知的iDVD,他回憶起第一次與Steve Jobs見面的情景。為了向Steve Jobs簡報這款產品,Mike Evangelist與團隊夥伴籌備了三個星期,並準備了許多文件,展示各種不同的視窗與選單設計,以及iDVD運作的樣子。

「但當Steve Jobs一走進會議室,他壓根沒看我們的準備,就直接走到白版前畫了一個長方形說:『這是這款App,有一個視窗,你把影片拖到視窗裡,再點擊一個叫Burn的按鈕,就這樣,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東西。』」Mike Evangelist對於這樣的產品決策過程感到非常驚訝,這不僅不會出現在他以前的公司,也不會出現在這個產業的任何一間公司裡。

科技公司相信兼容並蓄、從下而上、集合大眾智慧的創新,越多的空間被延展,最後的成品也就越精彩。但蘋果的工程師則花費100%的時間,去製作公司一小部分資深經理或Steve Jobs本人規劃的產品。因為只有一小部分人做決策,蘋果一年僅能夠推出一、兩款新產品,但是這個方法效果顯著,因為Steve Jobs及他的團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而減少混亂的發生。

3****、超越正統的哲學

最近在科技產業裡,正上演著「封閉」和「開放」的戰爭,雖然蘋果飽受「封閉」的指責,但依舊決定以「是否製造好的產品」和「是否創造好的商業模式」為準則,就像一個結果導向的公司一樣,而不是教條式的學院派哲學認知。

就像App Store雖然引來封閉、專制的評語,但就連蘋果的死對頭也不得不承認,App Store用簡單有趣的方式,為使用者的手機發現有用的東西,對蘋果來說,這才是唯一有意義的哲學。

4****、學會說不

儘管人們對蘋果的產品有諸多瘋狂的想像,希望加入許多神奇的功能,但是蘋果是一個「試著更少」的公司,Steve Jobs在公司主要的角色,就是說不。

他就像是一個過濾器一樣,每個工程師都知道,Steve Jobs按「Delete」鍵的手有多快。Steve Jobs曾在採訪時說過:「那些我們沒有推出的產品,和已經推出的產品,同樣令我驕傲。」這不是因為Steve Jobs有拒絕強迫症,而是因為蘋果的繁榮需要靠高利潤支撐,擁有說不的意志,讓蘋果得以保持較低的生產成本。

此外,削減一些人們想要的功能,同時也能讓他們更渴望提出擁有這些功能的要求,一旦蘋果在下個版本提出時,使用者會更加高興。就像最近推出的iPhone OS 4的多工處理,就是使用者從2007年開始,不斷要求加入的功能之一,這也是蘋果創造使用者一再回籠的好理由。

5****、服務客戶的玄機

無論你的產品有多好,總是會有出錯的時候,此時才是客戶衡量你的公司價值的最好時機。

早在十年前,當蘋果規劃其零售策略時,就確定了一個壓倒性的目標:要讓客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電腦產業建立聯繫。這個目標後來衍生出每一間Apple Store的心臟與靈魂──「Genius Bar」(天才吧,蘋果將零售店的諮詢人員稱做Genius,他們都接受過蘋果總部的專業培訓)。

天才吧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免費的維修與諮詢服務,甚至包括非技術類支援,但究竟蘋果如何負擔這些慷慨的支出?曾在天才吧工作的Jeremy Derr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前來求助的人們,在離開時往往也購買了蘋果的產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