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建設局榮獲第三屆行政院研考會「政府服務品質獎」
臺中市建設局榮獲第三屆行政院研考會「政府服務品質獎」

以資訊服務打造國際競爭力 建設大臺中市成為全球頂尖智慧城市

21世紀的城市競爭已有取代國家競爭的態勢,致力於躍升國際舞臺的臺中市,在資通訊基礎建設與創新應用服務上展現了不凡的成果,榮獲政府服務品質獎的「臺中市挖路聯合服務中心電腦倉儲應用系統」就是一個用心創新的案例。

數位基礎建設完備 推升市政績效

   臺中市政府近年來將資通訊科技應用在各項業務上,推動智慧建設的成果頗為豐碩,其中就有多項在全國拔得頭籌,像是最先將GPRS無線通訊技術運用於路口號誌管理之智慧化交通管理系統就是臺中市;愛上巴士 (i384計畫)的配套措施中就首創全國公車四卡(臺灣通、悠遊卡、高捷卡、ETC)合一…等。

   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表示,「市府團隊的自我要求很高,造就臺中的快速進步,市府不但努力爭取中央資源、也積極與業者溝通,主要目標就是打造大臺中市智慧城市的願景。」

   胡志強也強調,臺中市應用資通訊科技於各項市政措施,不僅在治安、交通、建設、勞工等各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去年中科營業額達3,626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50.33%,居國內園區之冠,以及各科技園區獲得廠商熱烈進駐等等,都與臺中市的數位基礎建設完備、且市府充分運用網路平臺行銷有關。

資訊力加持 建設局榮獲政府服務品質獎

   在亮麗的資訊服務中,頗令胡志強欣慰的是臺中市建設局甫於今年以「臺中市挖路聯合服務中心電腦倉儲應用系統」獲選第三屆行政院研考會「政府服務品質獎」,胡志強市長坦言,建設局與民眾接觸頻繁,無可避免的成為容易引起民怨的單位。但事實上,要做到路平、燈亮、水溝清,建設局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臺中市建設局長沐桂新表示,自來水、瓦斯、電線和光纖電纜等管線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但道路不斷開挖,且道路整建時容易挖斷其他管線,造成民眾抱怨四起,為解決道路因挖掘埋設管線所引發路面坑洞下陷的問題,使市區路面品質保持最佳狀況,臺中市實施『統一挖補制度』,規定市轄區內各項公共管線施工案件,需向「臺中市挖路聯合服務中心」提出申請,案件經核准後各項挖掘工程均由市府代辦施工。

   該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管理,利用電腦倉儲概念使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得以快速且精確地進行即時更新,其主要應用系統包括:網路申請挖路許可證及路證審核作業、繳交路面挖掘代辦費及工程竣工結算追加減會計系統、工程設計預算與結算設計系統、GPS衛星定位RTK測量定位、物件式公共管線資料庫及公共管線資料更新、民眾建號申挖資料查詢系統等。

減少民怨 電腦應用服務是幕後大功臣

   實施統一挖補制度之後,由於工程施工品質提高,民眾安全獲得保障,國賠案件的發生次數已隨之減少;且挖掘次數降低,也減少了對交通的衝擊與影響;再者,標準施工作業流程有助於美化市容環境;對於公告禁挖區則可避免道路重複開挖,加強所設置的公共管線資料庫也大量減少了管線誤挖;挖路聯合服務中心乃單一窗口,市民對服務品質的好感度也會提升。

   而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由政府代辦挖掘作業可避免施工責任不明的問題發生,且跨機關整合採購作業可節省發包的人力與物力,並在路面修復品質提升、減少道路養護的同時可達節省大量公帑的效益,另外,建設局還設置統一挖補作業基金來增加道路養護經費來源。沐桂新局長進一步指出,統一挖補制度由於導入資通訊系統,在節省人力、節約費用、降低資料錯誤率、提升效率及減少民怨等方面都起了正面助益。不論是加強市區道路管理、減少道路挖掘次數與面積、提昇道路工程與管線工程品質,及路面修復標準的目標都有顯著的成果。

積極投資、壯大資產 大臺中市邁向智慧城市之路

   統一挖補制度成功,來自資通訊科技的加持,臺中市政府研考會主委廖靜芝就指出,原臺中市的寬頻管道建置長度及寬頻纜線佈放長度皆為全國之冠,各項加值應用服務更是不斷推陳出新。像是整併原臺中縣、市的全球資訊網站,於99年12月25日啟用,到100年6月中瀏覽量已突破1200萬人次。1999臺中市民一碼通則於98年7月1日啟用,電話進線量每月皆有成長,從最初7月單月份2882通,至今(100)年5月單月份已達23835通,成長8.27倍,滿意度也高達98%。至於地理資訊系統圖資流通供應及應用更是屢獲國內各大標竿獎項。

   胡志強市長也回應,合併後的大臺中吸納了原臺中縣的觀光、農業、宗教文化、港口、腹地…等資源,擴大了市區規模,確立了臺中市的國際都會格局。目前會投入較多的資源在原臺中縣,致力彌平數位落差。他肯定原臺中縣是珍貴的資產,而作為一個進步的執政者,終將使所有的投入都得到回收。

   從帕華洛帝到女神卡卡,胡志強信心滿滿的表示:臺中市不只有能力舉辦世界級的表演活動,過去在資通訊建設的努力逐漸讓市民感受到「好生活」的便利與愉悅,讓積極擁抱數位浪潮的臺中市逐浪而起,成為一座享譽國際的智慧城市!

 

 

◎行動閱讀:「數位時代Daily」mobile app
到Android Market或App Store下載:「數位時代Daily」app,隨時隨地閱覽最新財經科技新聞,與全球的創新者輕鬆同步!(提醒已下載iOS版App的讀者,記得進行程式更新)
下載Android版本
下載iOS版本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