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半年前,在一陣因緣際會下,我就加入Nobot在Facebook上的粉絲專頁,當時間其實沒有很引以為意,但也陸陸續續注意到他們的CEO 小林清剛 先生 正在進行某種的亞洲之行;到了幾週前,忽然被告知小林先生將來到台灣作客,我也很興味盎然的打算來認識一下日本的這個廣告服務。
(左即為 Nobot Inc. CEO 小林清剛先生、右則為行銷部的 小堤音彥先生)
交談之下才發現不得了,原來Nobot所經營的Ad Maker平台,在公司成立兩年多,員工在只有17人的狀況下,已經是日本市場的第二大廣告平台,(第一名?Admob呀~)而且就在七月底的時候,已經被日本電信商KDDI集團的Mediba以約1千9百萬美金的價格所併購,某種程度上來說,跟台灣的KKBOX已經屬於KDDI大集團的成員,現在每個月可以提供的行動廣告平台曝光量已達到30億次的水準。(下圖是一個月前的數據圖)
整個平台的功能,即是將不同的廣告平台給串在一起,目前諸如Smaato、ZestADZ、Mojiva、Medialets、BuzzCity等廣告平台都已經加入Ad Maker的網絡,說真格的,這些廣告平台我都是第一次聽說,但看起來其策略就是深入結合在世界各地的當地手機廣告業者,統合至Ad Maker這個網絡大傘底下,相較它的主要競爭對手Admob來說,Ad Maker的經營模式更為在地化,具有更好的優勢。
其提供的廣告形態不僅只限於智慧型手機App內的廣告,同時也提供行動版網頁上的廣告;另外廣告計價的模式則包含了我們常見的CPM、CPC以及較不常在台灣看到的CPI模式,據小林先生的說法,短短的一年間,Nobot的營收成長了近1,000倍,上頭的廣告填滿率Fill Rate幾近100%,台灣的App開發者們無疑又多了一個國際廣告優化平台選擇。
根據小林先生的Facebook檔案,出生於1981年,剛滿30歲沒多久,相當年輕。而之前所注意到的 「小林亞洲之旅」,已經包含中國大陸、韓國、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地,其目的就是在於了解亞洲各地的行動廣告市場的狀況,目前已經確認新加坡將會設辦公室,甚至不排除在新加坡政府的補助下,將總部改設在新加坡;其目的就是藉由地理之便,進軍印尼等東南亞市場。當然,台灣也會是設點的地方之一;據悉,台灣的Vpon、Kusogi等行動廣告公司也都是這次拜訪的對象。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對於 Nobot 的發展潛力也相當期待呢?讓我們密切觀察他的發展吧,如果對於日本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這份由Nobot所推出的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