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叫好,有叫座嗎?
Google這次推出的Google+,做為一個Google的社群層服務(social layer),而非社群網站這件事情來說,筆者覺得以純產品設計的角度或就產品設計策略來看,做的算是相當可圈可點。上線之初,Inside做了幾篇介紹,可看這裡,這裡,這裡還有這裡,也引得廣大的讀者迴響,產品推出時可說是聲勢浩大。
經過了兩個月,用到現在,Google+還用的如何哩?請考慮幾個因子,然後在心理回答一下,每天上Google+幾次,每次待的時間有無變長,你的真實朋友圈在Google+上有無擴大?
以Alexa來看,流量掉了27%
Priit Kallas 在他的部落格上,發佈了這篇文章 – Google+ is failing! [DATA],根據他觀測的資料以及判斷來看,他認為G+正走向衰敗:
首先,他用Alexa上的數據來持續觀測,發現plus.google.com這個網域造訪的用戶占全部google.com網遇的比例逐日下降,下降的比例高達27%!這對一個要新服務上線的轟動來說,不太是個好消息!?
Priit從商業角度評論了這個向下趨勢的可能成因:
Google現在run G+的做法還是那套beta做法 – 我們還在修,還在開發,等一下就有新功能了。再等一下好嗎?但人們在上面找行銷答案,找企業方案,都找不到。Priit大聲疾呼,要Google成熟點,推出個成熟的產品吧。
引入更開放更眩的遊戲API機制這件事,Priit覺得是個弄錯方向的想法。為什麼不多花點心思想想怎麼讓G+跟大家的工作能結合的更好些?
也就是說,Google+應該趕快推出跟人們真正相關的好功能。目前很多的geek都在上面使用,但發出了邀請,得到的擴散性卻是極其有限。叫好又叫座的功能可能是G+必須得好好想一下,並趕快成熟化且推出。這也就像Inside作者Fox曾寫過的文章 – Google+ 其實沒成功,也可能不會在國際走紅?中所提到的:
…
最終決定這個社群服務會不會紅的人在哪?
大家心裡都明白:那個人可能是上網只用奇摩,最近幾個月會開始用iPhone上起Facebook的同學、或者是已經在Facebook上建立家族 圈的表弟、叔叔們、聽到Google Plus,就說「那是啥?喔,沒興趣」的女友。不管時間點會是什麼時候,當開始有這種感覺時,大概就差不多了。
…
到目前為止,這種感覺並未出現,而從上面那個Alexa上監測到的數據來看,Google+或許真的面臨了問題。
如果你是Google+,你該怎麼想這個問題?
從產品策略上看,你的下一個feature會往哪個方向做?會推哪一個?
從行銷策略上來看,起始於Google員工往外擴散的G+推廣計畫是對是錯,現階段又該怎麼作哩?
從整個生態系來看,除了更密切的Google家族產品整合,對外你還能做什麼樣的社群插件,或是其他模式,來創造成長?
G+這次的回檔測試會到多少%,反彈過前高又會發生在哪個時間點?直接像wave就gg的可能性有嗎?
這些問題交給大家來回答….或許大家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