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oma 拼接巨幅映像 呈現當代經典設計美學
Optoma 拼接巨幅映像 呈現當代經典設計美學

國際設計界盛事-「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於9月30日正式開展,其中,「國際室內設計展」匯合東西方設計能量,展出20位國內外室內設計大師作品,Optoma奧圖碼受邀成為本展贊助合作投影機品牌,以拼接技術呈現八面2.4公尺高巨幅映像,參觀者透過數位科技,近距離體驗國際設計作品之空間情境氛圍。

室內設計不僅展現當代生活美學,更紀錄當代的生活樣貌,大尺寸的影像畫面,最能完整呈現室內設計作品的細節及設計理念。Optoma本次以EX610ST高亮度短焦投影機,滿足國際室內設計展在展覽策劃及展出空間的需求,以拼接技術呈現高達2.4公尺之巨幅影像,展示國際設計大師作品,以及當代最經典與前瞻之設計理念。

投影機應用於展覽及表演活動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先進數位投影技術的輔佐下,能創造出更多元、更精彩生動的藝術演出及令人驚艷的展覽創作。而Optoma以領先業界的數位投影技術及完整的產品線,成為藝文策展單位及藝術家最常指定合作之投影機品牌。

為掌握快速成長的展演活動需求,Optoma繼年初發表EH7500雙燈高階展演工程機後,下半年也推出多款高亮度機種,適用於大型會議室及文藝展覽活動,其中Optoma EH2060為最新推出的Full HD高亮度投影機,4000 ANSI流明,解析度1920x1080,對比2500:1,採用新一代TrueVividTM技術及高階影像處理晶片,強化顏色表現,色彩更鮮豔、濃郁。為便於大型活動在管理及操作便利性的需求,EH2060配備完整訊號輸出入介面,包括2組HDMI、S-Video、Composite、VGA等,並支援網路控制功能,可透過電腦同時監控及控制多台投影機;EH2060同時支援訊號及電源偵測執行自動開機、梯形修正等功能,讓投影機架設及使用更具彈性。

###

關於「2011國際室內設計展」

2011國際室內設計展以「影響與匯合」為核心觀點,展出10位國際設計師與10位國內設計師的作品,將呈現現今世界文明匯流影響下的當代室內設計面貌。本展展出地點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展覽期間自9月30日起至10月30日,為「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系列展覽之一。

Optoma提供最貼心的服務,讓消費更安心

為了讓愛用者更安心使用Optoma投影機,Optoma全系列投影機主機除享有三年完整保固(免工資、免零件費、免費到府收送),即日起更領先業界提供投影機燈泡3年或2千小時(先到為限)保固(延長保固需要上網登入),讓消費者絕無後顧之憂!

關於Optoma

Optoma自成立以來即專注投影系統研發及銷售,並恪遵經營理念「專注、專業、專精」,致力影像與色彩處理技術之研發不遺餘力,結合完整的產品規劃及靈活的行銷策略,贏得國內外專業媒體及廣大客戶肯定,為DLP®投影機全球領導品牌。

植基於母公司,全球最大投影機製造商,中光電集團垂直整合優勢,Optoma從關鍵零組件、研發、製造到品牌行銷,擁有業界最完整且最專注的資源投入與掌握度。公司產品線包括了專屬會議/教學型、高畫質家庭劇院型、電玩/電視無娛樂型及掌上型等四大系列投影機,涵蓋了商務、教育、家用、行動等各個領域,致力使「商務更有效、教學更出色、生活更精彩」!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生成式 AI 帶動企業數位轉型浪潮持續升溫,各界不再滿足單一任務型的 AI 應用,而是期盼 AI 能真正成為具備主動決策與多工能力的「智慧代理人」(Agentic AI),在最少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推進工作流程、完成複雜任務。

但企業導入AI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對AI有正確認識,並制訂循序漸進的導入流程,才能真正發揮AI功效。在2025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中,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提出三大導入關鍵階段,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從概念驗證(PoC)階段,逐步推進到實際上線(Production),並分享實務經驗與觀察。

延伸閱讀:生成式AI可以怎麼用?cacaFly現身說法,助企業應用GCP服務智慧轉型

解鎖 Agentic AI,企業邁向多任務智慧代理

「很多公司會問,One AI 要做什麼事?但實際上,若要讓 AI 回答公司內部政策或新法條的相關問題,僅靠基礎模型並不足夠。」吳振和指出,要讓 AI 真正成為能「做事」的智慧代理人,前提是它必須理解企業內部的脈絡與知識,並即時掌握外部變動的資訊。

企業必須先釐清內部規範是否與最新法規相符,這意味著系統必須具備持續爬取與解析最新資料的能力。為此,企業必須先截取與整理內容,再建構成專屬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確保資料品質達到可用標準後,再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術,使 AI 能夠即時動態查詢並生成符合企業語境的回答。

延伸閱讀:從資料清洗到 RAG,大型語言模型的必需品,做出專屬企業的 AI 知識庫!

吳振和強調,這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從資料蒐集、品質控管、知識庫建構到生成應用,每一環節都息息相關,任何一處鬆動都會影響最終產出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破除「一次到位」迷思,從驗證到落地的三大關鍵階段

許多企業對 AI 寄予厚望,因此常將 PoC 視為年度計畫的重點,希望能「一次到位」做出具體成果。但吳振和提醒,若缺乏清楚的系統工程思維,PoC 容易淪為「概念展示」,難以真正走入組織的日常營運。

他將導入 Agentic 系統工程的歷程,分為三個關鍵階段:

1.第一階段: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Study)
企業必須在投入資源前,先明確界定「最需要被 AI 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並進一步設計可量化的驗證指標。這不僅包括評估技術實作的可行性,更要從商業目標出發,釐清導入 AI 的具體使用情境、預期成效與風險邊界,如此才能確保後續模型選型與資料蒐集方向正確對齊業務需求。

2.第二階段:系統設計與驗證(Design & PoC)
在確定導入方向後,必須規劃清楚資料蒐集與整理流程,確保知識庫的內容具備正確性、完整性與時效性。吳振和特別強調,這個階段不能只追求展示效果,而應以「產品化思維」來構築 PoC,使其具備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及安全性,才能為後續上線打下基礎。

3.第三階段:產品化與營運(Production & Operation)
當 PoC 驗證完成後,進入正式上線階段,挑戰也隨之而來。除了需要整合企業內部系統與流程,還必須建立持續監控與維運機制,確保模型表現隨時間演進不會劣化,並能快速回應法規變動或資料更新的需求。吳振和指出,這往往是最容易被低估、但也是最考驗企業組織能力的關鍵環節。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建立模型優化根基,打造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

吳振和特別強調,要讓 Agentic 系統工程真正發揮效益,企業必須先建立一套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Golden Dataset),作為模型評估與優化根基。他指出,黃金資料集的價值在於能為模型選擇與前測提供客觀依據,讓團隊能針對不同任務挑選最適合的模型,避免導入初期就誤踩方向。

同時,黃金資料集也能協助團隊辨識模型的常見錯誤與脆弱點,進而快速回應「模型飄移」(Model Drift)的風險。吳振和說明,所謂模型飄移,指的是即使模型本身未經改版,效能也可能隨著環境與資料變動而突然下降,導致原本表現良好的模型出現偏差。透過持續比對模型預測與黃金資料集結果,團隊才能即時察覺效能衰退,並進行迭代更新,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作。

從小規模應用起步,漸進擴展至核心業務

吳振和分享,在實際輔導企業導入 AI 的經驗中,最常見的挑戰來自於「期待落差」。許多企業誤認為概念驗證(PoC)階段即可呈現完整的產品原型,然而實際情況顯示,若企業未能建立完善的資料架構與流程基礎設施,即使短期內展現亮眼成效,也難以確保長期營運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也因此他建議企業在規劃 AI 導入時,應採取漸進式策略,從小規模應用場景著手,逐步擴展至核心業務領域。企業應將 PoC 定位為整體產品開發生命週期的重要環節,而非獨立的一次性專案。

AI 的導入不僅是一場技術升級,更是企業組織文化與決策流程的轉型工程。唯有從資料治理、流程優化到人才培訓同步布局,才能確保 AI 能在企業內部真正「落地生根」,創造長期商業價值,成為真正的智慧代理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