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居家佈置的社群網站 DECOmyplace.com
【Meet創業之星】居家佈置的社群網站 DECOmyplace.com
2012.01.09 | 創業

因為喜歡收集玩具,開始翻閱雜誌、參考網友怎麼擺設玩具,沒想到卻成了 DECOmyplace.com 創辦人蔡明宗的創業念頭。DECOmyplace.com是一個讓網友分享居家佈置的社群網站,上線兩年的時間,目前已有120個國家的熱情屋主,分享超過5萬張照片,透過分類搜尋和交流對話,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居家風格。

畢業於高雄第一科大資管系的蔡明宗,對架網站並不陌生,但畢業後卻對廣告產生興趣,先後任職於英泰廣告、智威湯遜,後來又到了研華、Sony台灣。一直到30歲那年,存到人生第一桶金,他開始思考自己的夢想,「那時候我去書店看到有關30歲的書,都會拿來看一下,」蔡明宗笑著說。就這樣,拿著創業資金100萬元,在人生的重要關頭,蔡明宗決定放手一搏,開始創業之路。

一開始為了累積優質內容,蔡明宗花大量時間,在網路上尋找本來就喜愛分享居家佈置的部落客,邀請他們來DECOmyplace.com分享。在初期上線的一年半內,蔡明宗就寄出了1-2萬封邀請信,廣納全球好手,「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人家是什麼樣子。」有了高品質的內容後,流量也開始跟著成長。

一點入DECOmyplace.com,就可以看到許多精美圖片,一點也不輸居家佈置的雜誌書籍,「但網站定位不是圖庫,而是希望建立網友與屋主之間的連結。」因此網友不僅分享,更可以透過每個人公開的聯絡方式,進一步交流,產生對話。

目前網站已累積3000人分享文章,其中台灣人不到20%,擁有國際性內容,各國屋主都可以彼此觀摩。網站每月造訪人數為15萬人,精緻內容吸引網友深度瀏覽,彈出率僅2%,目前網站高達85%的流量來自台灣。

雖然以分享居家佈置的概念出發,但蔡明宗其實更想傳達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台灣人覺得買房子就要配裝潢,但裝潢搬家帶不走,家具、家飾才是主角,」他表示,這也是目前歐美國家居家佈置的主流,用家具代替裝潢,用擺設營造風格。

蔡明宗坦承,觀念能否轉換,是影響網站未來快速成長的關鍵。「在台灣,95%的人覺得裝潢是設計師的事。」但這樣的觀念也開始出現轉變,蔡明宗分析,台灣設計師數量飽和,加上資訊不透明,網路上常可見到裝修暴利議題發酵,再加上年輕人對居家佈置的接受度高,對比目前類似網站,大多以「設計師版」的人力銀行切入,介紹設計師作品或媒合屋主與設計師,因此未來這種輕裝修風潮是DECOmyplace.com的機會。

目前DECOmyplace.com的營收來源分為三個部分:廣告、廣編稿,以及幫相關企業舉辦有關居家佈置的網路活動。現階段DECOmyplace.com為一人團隊,由蔡明宗包辦大小事,從架網站、跑客戶,到接活動、拉廣告。網站開張至今還未投入任何行銷費用,完全依賴蔡明宗每天在Facebook粉絲團上,轉貼網站精選內容,目前網站40%的流量都從Facebook而來。

為了接觸更多使用者,未來還會鎖定木工、手作族群,除了居家佈置外,還要創造更多瀏覽文章的動機,「很多人覺得新房子才需要居家佈置,這有點像拍婚紗,要結婚了才會開始拍,但這個網站不只是佈置。」像是「舊物改造」的文章就很受網友歡迎,例如將舊T-shirt編織成腳踏墊、將廢棄紗窗改造成掛小飾品的收納處,延伸居家布置的內涵。

「就像看時尚雜誌,雖然你沒有這麼瘦,但還是希望穿的美美的。」蔡明宗的一番比喻,正點出了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舒適、美麗的住家空間,而這也正是DECOmyplace.com最想傳達的居家生活品味。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2025.09.01 |

2025年是KLA在台灣成立的第35年。這家來自美國的半導體檢測和量測設備領導企業,在全球擁有15,000多名員工,2024年營收達109億美元,專精於晶圓製造中最關鍵的檢測與量測技術。在AI驅動半導體製程要求日趨嚴苛的今天,KLA正扮演著「良率守門員」的關鍵角色,其先進檢測技術的重要性也反映在與客戶的緊密合作關係上—在台積電2024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中,KLA憑藉卓越的技術協作與生產支援能力,榮獲「Excellent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ion Support Awards」肯定,展現了其在半導體製程控制的技術領導地位。

KLA Senior Vice President暨KLA台灣總經理Rollin Kocher強調:「KLA的競爭優勢源自於我們對技術卓越與品質的不懈追求。在AI晶片製造需求比以往更為復雜的時代,客戶尋求的不僅僅是設備,而是能夠協助他們迎接未來挑戰的技術夥伴。」

1990年在新竹起步,到成為全球最大的客戶服務據點之一,KLA台灣35年來以技術深度結合企業韌性,創造了超越市場預期的競爭優勢。35年來,KLA台灣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在技術突破、客戶協作與人才文化三個面向上的持續深耕,逐步建構起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從技術突破開始,KLA台灣35年創新不輟的秘密

過去35年,KLA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建立在對先進製程控制技術的深耕與創新。隨著AI晶片節點逼近原子尺度,並大量導入2.5D/3D與異質整合封裝架構,單靠傳統光學或電子束檢測已難以掌握奈米級變異。KLA透過將機器學習與AI演算法深度整合到缺陷檢測、復判、量測與製程數據分析平台,協助晶圓廠在關鍵步驟即時定位並分類缺陷,進而提升高效能AI晶片的良率、時脈與功耗表現。

1756695098037.jpg
KLA在先進製程控制技術持續突破與創新,建構難以撼動的市場競爭優勢。
圖/ KLA

面對先進封裝市場的快速擴張,以及AI應用逐漸從雲端延伸至行動與邊緣裝置的趨勢,KLA亦結合etch、PECVD、PVD等晶圓處理設備與完整製程控制解決方案,橫跨前段製造、晶圓級封裝到組裝與基板製造,成為客戶實現下一代AI晶片與系統級封裝藍圖不可或缺的技術合作夥伴。

不只是供應商,KLA如何與客戶建立35年夥伴關係?

KLA台灣TSMC事業群總經理Hawk Wu分析,技術領先、高績效團隊與堅持不懈的企業精神是保持領先的三大關鍵。35年來,KLA與客戶建立的不僅是供應商關係,更是技術夥伴關係。顧客堅定信任,讓雙方即使在全球級難題下也能合作突破,團隊與客戶連月努力終攻克技術難關。這種客戶夥伴關係的深度讓KLA能更精確感知市場需求,開發「真正符合客戶需要」的技術解決方案。

留住人才35年,KLA台灣的企業文化有何特別?

在KLA的發展歷程中,企業文化是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公司的五大核心價值包括堅持不懈(Perseverance)、積極進取(Drive to Be Better)、高效團隊(High Performance Teams)、誠實正直一致性(Honest, Forthright and Consistent)與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 for Customers)。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也確保優秀員工在組織內多元發展。技術人才可跨產品業務、技術支援、市場銷售、應用製程或軟體研發等多樣選項,培育與傳承是競爭力關鍵。這樣的人才文化,造就今日KLA穩定的核心戰力和優質的團隊環境。

35年後的今天,KLA台灣已成為亞太區最具規模的技術研發與支援基地之一,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夥伴關係,服務範圍跨足晶圓代工、記憶體及特殊製程,穩居檢測量測領域領導者。

1756695099391.jpg
KLA以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培育優秀人才多元發展,造就穩定的核心戰力。
圖/ KLA

新世代共鳴:價值驅動與職涯歸屬感

June Yeh是KLA的應用開發工程師,從材料科學系畢業後直接加入KLA。June特別認同KLA的企業文化:「同事們都專注於技術本業,我們可以把精力完全用在解決問題和創新上,這種單純的工作環境讓我能夠專心發揮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司真正實踐『堅持不懈』的價值觀,即使面對困難的技術挑戰,團隊也會一起堅持到底。」

另一位應用工程師Bryan Fu則從不同角度分享他的觀察。這位清大材料科學系畢業、曾在其他大規模的半導體製造商任職過一年半的工程師直言:「很多公司新人都要自己想辦法學習,但在KLA台灣完全不同,主管很願意跟員工分享市場現況和產品及客戶的訊息,這種開放的資訊分享讓新人成長很快。」

在近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目標設定、團隊關係、主管支持、成長學習和包容等領域獲得KLA台灣的員工高度認可。這種積極投入的工作文化,成為KLA廣納頂尖人才的重要因素。

「在KLA,每位員工都專注於解決複雜且深刻的問題。」Rollin Kocher表示,「兼具深厚專業基礎與以客戶導向的服務模式,正是我們與眾不同的關鍵優勢—也是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延伸對談:KLA台灣的實務觀察

Q:什麼樣的人才是「核心戰力」?

A:我們需要能「同時理解技術與理解人」的人。KLA的應用工程師角色需直接面對全球頂尖半導體客戶以解決複雜問題,也要用服務業心態應對現場變化,兼具「高科技」和「服務業」的雙重能力。

Q:為何KLA有同甘共苦的工作氛圍?

A:我們相信團隊合作,在關鍵專案的緊要關頭,整個團隊包括高階主管都會全力投入,大家共同迎戰挑戰。久而久之,KLA內部形成高度互信、互助文化。

35年的厚度,為下一個世代蓄力

經歷技術突破、客戶信任、人才文化三大核心競爭力淬煉,KLA台灣已為AI時代的半導體升級打下厚實基礎。對不同世代的科技人才而言,這裡是實現技術理想與職涯發展的最佳舞台。

值此35週年,KLA台灣即將啟用台灣總部新竹辦公室與全球最大訓練中心。同時,持續積極招募設備客服、製程應用、產品裝機、演算法、系統和軟體工程師!詳情請關注KLA CAREERSKLA台灣Facebook專頁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