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上熱門的品牌專頁逐漸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根據分析網站Socialbakers最近的報告指出,Google+上品牌專頁成長速度已快速超越Twitter,該分析網站是利用粉絲專頁每月追蹤人數的成長為衡量標準。
Google+去年11月推出了品牌專頁,而Twitter是在12月時正式啟用品牌專頁。但是Twitter的正式品牌專頁有點雞肋,因為行銷者早在Twitter推出強化品牌經驗的獨立功能前,就已把Twitter當成行銷及找到群眾的地方。實際上,Twitter 被當成品牌官網的時間遠遠早於Google+。
事實是Google+品牌專頁只上線約四個月之久,這也解釋了成長率超過Twitter的部分原因。在Twitter上,前五大成長的商標中以H&M居冠,在一個月間新增了88,500位粉絲。
(Twitter品牌專頁粉絲成長數排行)
在Google+上,H&M只居第二位,卻增加28.7萬位新支持者。而Google+上成長最快速的品牌是憤怒鳥(Angry Birds),在一個月間增加35萬位新支持者。
(Google+品牌專頁粉絲成長數排行)
若續以H&M為例,在Twitter上,總粉絲人數約81.6萬,而在Google+也僅剛過53萬人。
根據日前BrightEdge Social Share發表的報告指出,似乎Google+在去年12月時高速成長。線上公關網站Simply Zesty指出,就算在過去一、二個月有著1,400%的驚人成長,但這些品牌仍然沒有一家能夠衝出一百萬粉絲的目標。
當我們審視這些數據時,某些因素也必須考慮進去。例如,是否在Twitter上已經追蹤H&M的同樣一批人,到Google+上後只是繼續追蹤?畢竟相較於後進者Google+,Twitter運作此一模式已有一段時間,難免導致成長遲滯。
在Bright Edge的報告中,我們也看出成長幅度大多集中在前10大品牌,H&M、Samsung,、Pepsi、Coca-Cola、Starbucks、Sony,、Intel、eBay、Google 及Amazon,這些品牌的粉絲加總超過3百萬人,而前100大品牌的粉絲也不過310萬人。
但是更重要的是,品牌專頁能否能和網路用戶產生有意義的互動。如果粉絲沒有回訪或與品牌產生互動,就算全世界的所有用戶都追蹤也不具意義。
來源:The Next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