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AT&T考慮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幫應用程式使用者買數據流量的單,這個初步的想法已經引起部分專家的負面評論,希望AT&T打消這個「荒謬的念頭」。
數據顯示一般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數據流量約為每個月3.2到3.9GB。全天下的電信運營商都會製造出「你的數據流量快要超過限制」所以「還是上網吃到飽方案合算」的商業假象,然而根據以下的研究顯示,最不合算的就是吃到飽方案用戶,因為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多用多少數據流量,也是收收email、上傳照片到facebook等,鮮少超過每月5GB的門檻。
AT&T曾表示,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共同負擔數據流量的成本將「有助於消費者更安心地使用需要大量數據資料的應用程式服務,例如行動影音」。天曉得,消費者現在真的用得很不安心嗎?
若應用程式開發商真的需要共同負擔數據流量的成本,電信運營商應該還是不會讓使用者少付點3G上網費用,一筆行動網路使用費收兩次,還不違反網路中立性-這樣真的合理嗎?
華爾街日報報導AT&T考慮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幫應用程式使用者買數據流量的單,這個初步的想法已經引起部分專家的負面評論,希望AT&T打消這個「荒謬的念頭」。
數據顯示一般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數據流量約為每個月3.2到3.9GB。全天下的電信運營商都會製造出「你的數據流量快要超過限制」所以「還是上網吃到飽方案合算」的商業假象,然而根據以下的研究顯示,最不合算的就是吃到飽方案用戶,因為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多用多少數據流量,也是收收email、上傳照片到facebook等,鮮少超過每月5GB的門檻。

AT&T曾表示,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共同負擔數據流量的成本將「有助於消費者更安心地使用需要大量數據資料的應用程式服務,例如行動影音」。天曉得,消費者現在真的用得很不安心嗎?
若應用程式開發商真的需要共同負擔數據流量的成本,電信運營商應該還是不會讓使用者少付點3G上網費用,一筆行動網路使用費收兩次,還不違反網路中立性-合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