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適用度及曝光性上讓Google公司深感滿意的衛星產品,如Google地圖,如今卻傳聞該公司已有意讓這些產品成為自負盈虧的品項。Google地圖更已經開始向一些大量使用地圖應用程式介面的使用者,收取費用。導致Foursquare和蘋果這類公司,都因價格高涨而止步,並策略性的降低對Google的依賴,轉為使用「開放式街景圖資(OpenStreetMap)」。
這種短期獲利的玩法卻可能變成長期的災禍,因為「開放式街景圖資」的使用者會讓圖資資料持續更新,終有一天就能超越Google地圖。到時還有誰會賴在Google應用程式介面之上?Yelp網站應該就是前車之鑑。
過去Google地圖應用程式介面提供免費服務,目的就是要讓產品受到廣泛的使用,並進而取代MapQuest和 Yahoo的線上圖資服務。Google已於三月初開始收費,每天用量25,000頁的用戶,每增加1,000頁,就收費4美元、8美元或10美元不等,如今甚至擴延到最主要的客層。若Foursquare圖籍公司和蘋果公司都在跳脫收費的束縛,更遑論其他大型公司難免也要採行同樣的做法。Yelp網站因為已經公開上市,勢必會應投資者要求轉向免費服務。
數位趨勢發表了一些重大背景資料和對圖資產業的分析報告。報告中對Foursquare如何運用一家名為MapBox公司的技術,改進從「開放式街景圖資」中擷取的數據,而蘋果公司則可能運用所併購的公司,包括C3科技公司在內,來增進3D繪圖功能。
這是Google長期問題的浮現。「開放式街景圖資(或稱為OSM)」不論用量多少,都是完全免費,但如果使用者用自己的數據改進其中的資料,則必須將這些改進資料回饋OSM。若有人利用衛星、街景、檢視、或其他混成技術來強化OSM,則每個人都會因此得利。隨著更多的大型圖資用戶轉換使用OSM,也就會讓OSM越來越好,並因而造成雪球效應,隨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具吸引力。
雖然Google現在擁有最好的圖資,但未來卻可能因為先前的因素而無法保持這種優勢。像由眾人匯集的維基百科就篡取了傳統百科全書的地位,在圖資方面同樣也會發生相同情事。當有一天,即使是低用量的免費用戶端都可能切換到「開放式街景圖資」,而終端使用者也喜歡使用時,就可能傷害到Android系統,而這也是Google的未來。身為搜尋和廣告巨人的Google應該有不少的營利方法,但對Google地圖應用程式介面收費好像走錯了方向。
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