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 Team】創業三部曲 – 創業 1.0
【SoLoMo Team】創業三部曲 – 創業 1.0
2012.06.06 | 創業

**現在是創業好時機
**股市行情不佳,加上油電雙漲的壓力,讓百業蕭條因而導致薪水不漲萬物齊漲。這樣的狀況讓政府苦無對策,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現在的台灣整體產業發展與就業環境都需要被改變,唯有鼓勵創新與創業才能替台灣進行下一階段的大改造。

創業是改變現況的方式之一,但「創業」並不是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自己經營就稱為創業,必須是創造新的事業模式、服務或產品來經營。如果只是複製,只能稱為營業而不是「創業」。所以,現階段的創業更傾向為新創事業,打破現有模式才能進行產業改造。台灣是全世界工時最長的國家,那是因為我們肯努力,以台灣人的創意與拼勁,肯定能夠突破目前的經濟僵局。只是大家準備好把這份力量用來創業了嗎?

台灣適合創業、不適合營業
**說句實話,台灣目前的環境真的很適合創業。該有的建設幾乎都很完整,包括銀行金流、交通物流、數位資訊流等樣樣俱全。這數十年來,由於各大企業快速發展,把多數產業卡的死死。如果你不想出新方法、新模式、新服務,僅透過仿造式的經營,是很難與這些大企業比拼。因此,在大環境惡劣的狀況下,營業是相當困難的選擇,「創業」才是突破現況的生存方式。當然,創業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光是喊喊口號立志向上就可以。新創事業也是要面臨惡劣環境的經營挑戰,創業1.0先來告知您創業時需要注意的五大關鍵要素 ─ 人、事、時、地、物。
 **

創業,你要思考的人、事、時、地、物
**所有經商成功要件,似乎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上帝給大家最公平的禮物,就是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且不多不少剛剛好,剩下全都得告自己的努力。對創業家來說,走一步是一步,但創業初期如果能少走錯一步路,就能多一點成功的機會。你更需要與長者請益,來降低創業的風險。
 **

**創業思考****–****「人」
**這部分包括夥伴與員工,而夥伴是最重要的開端。如果大家看過賈伯斯傳記,大概都清楚他創業時所選擇與重視的夥伴是誰。有了夥伴才有機會組織團隊,有了團隊分工才能招募新員工。你所選擇的夥伴,可以是親戚、朋友、同學或同事,這些都只是他們原本與你的關係練,無論是什麼身分,最重要的是價值。夥伴是與你互補的,因為這樣才能突顯每個人的分工與價值,而不會為了都在做相同的事情,降低了組織應有的敏銳度與產能。

人絕對是組織的資產,因此夥伴要慎選,員工也要慎選。多數的創業者未必有面試經驗,也缺乏人資相關的知識。更可能擔心前期因為公司規模太小,深怕沒什麼人想來上班,而把前景說得相當美好,畫大餅吸引人才。萬事起頭難大家都知道,創業者其實可以把話說清楚即可,不需要太多的畫蛇添足,避免未來發展不如預期,產生大量的人才流失,那反而會是公司的災難。人對了,事就對了,講求人和的公司才能真的長久。(如果創業者充滿「自負」的性格,不服輸、好逞口舌個性,這樣就已失「人和」一切莫談) 

**創業思考****–****「事」
**有了人,就要進行事情的分工,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大家都清楚公司要發展的方向與商品,才能全力往前衝。做事不能靠體力,更要靠頭腦。創業前期就要經常檢討組織發展方向是否正確,錯了就進行調整。公司發展出期就像是個小孩,可塑性還相當的高,只要大家頭腦清楚,集思廣益總是能解決問題與想到新方法。勇於的嘗試才是新創事業的精神,勇於鼓勵才是組織前進的動能,事情只要確認就先執行看看,訂一個短期目標來進行檢討與改進。而不要剛開始,遇到挫折或遭受任何流言蜚語失去信心。

公司經營,最重要的就是後端管理。管人、管錢、管東管西都是在管理事情。有些事如果固定會發生,那就應該盡早流程化,且善用工具來協助組織成長。尤其是資通訊的建立,關係到整個組織溝通命脈,何況現在創業如果沒有資訊化,根本是無法與世界打戰的。而且還要多用網路少用馬路,如何透過網路替員工加退保、透過網路銀行進行支付款、透過雲端服務建立更完善的資訊管理系統,這些也是創業家初期不可忽略的事情。(任何大企業成功的背後,必然有複雜的資訊訊在背後支持) 

**創業思考****–****「時」
**創業最講求的是時運,時運不佳很可能事倍功半,消耗掉更多的公司資源。但時運也是最難掌控的,因為這個先天因素非我們凡人所能得知與操控。因此必須靠後天的方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時來運轉。對時事掌握、趨勢發展、進場時機這些都會關係到任何產品、服務推出的時間點。創業家要對市場更敏銳,才能下達更精確的指令與開發合宜的產品。而"人"與"事"經常也是影響"時"機的變數,只能說時間不等人,你更要能掌握時間與學習時間管理。

每人每天只有24小時是上帝給創業家最公平的武器,犧牲睡眠爭取時間是多數創業家都會經歷過的一段歲月,你必須與時間賽跑才能期望前面的兔子等你一下,你才能在目標時間推出你的產品與服務。創業家深信,一但錯過時機,一切就成為空談。這邊唯一要奉勸的,就是你時間要怎麼樣應用都可以,但自己的身體一定要顧好,否則也無福享受辛苦打下的江山與成果。 

**創業思考****–****「地」
**創業最大的成本除了人,再來就是固定地點的選擇了。許多人創業初期,會選擇移動式的據點(如咖啡廳),但漸漸的組織成長,最終還是需要一個固定場所。這包括辦理公司登記、收發信件、電話接聽與服務接待等。台灣不像國外有車庫,不過我們有的是地下室與頂樓加蓋(XD)。選擇一個地點讓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同奮鬥是很重要的。雖然初步的環境可能不佳,但也是最值得留念的一段回憶。有了這個科學小飛俠的秘密基地,才能邁向第二階段 – 租賃辦公室。

租賃辦公室其實有許多絕竅,簡單來說有住辦與商辦兩大種類。住辦由於多數為舊大樓,所以使用坪數也會來的比較大(公設比低),如果不是很在意派頭,這樣的辦公室很適合起步的創業家。商辦由於較重視形像,以台北市來說,多數也會選擇在捷運站附近,相對租金與公設比都來得比較高。當然,選擇什麼樣的辦公室都依需求不同而產生,但租賃契約也要留意,這部分留在以後還會慢慢再說明。 

**創業思考****–****「物」
**無論你的公司生產的是產品還是服務,這對公司來說都是重要的標的。這間公司成立的原因事什麼,是要設計商品來販售,或是透過服務價值來索取費用,這都是新創公司所要思考的。台灣環境不如美國,僅靠創意與想法就有可能募得資金。因此創業家更必須在第一時間就快速探索營利模式,或證明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已經有獲利可能。否則在這個適合創業但不適合營業的台灣,很快就會讓你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

如果可以,這個階段會建議創業家透過市場快速尋找你的獲利模式,並將這模式轉出台灣。台灣真的是非常適合創業的環境,無論要測試什麼都相當迅速,這也包括了商業模式。當然,並非所有的模式適合本島就適合國外,但也畢竟世界越來越平,或許往其它國家發展,會是一個新選擇。台灣長期重視代工,已經讓我們多數人以Cost down為慣用的思考邏輯,這樣只能局限我們的發展。錢要花在刀口上,不是花在傷口上。但如果刀口那一筆也省著花,最後多數還是會花在傷口上。過度的Cost down都是這樣的結果,很多企業為了省錢….造成了許多無法修補的傷口(台語 : 嚨哩省小條、開大條ㄝ)。商業上,省錢本來就是一門學問,而不是一種美德。

**是該找機會來創業
**所有的台灣人,我們都知道我們與世界各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別忘了,我們都還活著。只要我們沒離開這個世界,台灣人一定跟你拼到最後一刻。燃燒自己的創業之魂,與這個世界拼了。 

下一篇將介紹 : 創業者自己的薪水該怎麼發?
創業****1.0 > 合作 2.0 > 整合 3.0
 

出自SoLoMo Team部落格

 

7/10(二)【匯流.共好.跨國連結】

2012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邀請小米科技執行長雷軍、LINE首席策略及營銷官、夢田文創創辦人蘇麗媚及詹宏志。知識與經驗的匯流,資源與人脈的串聯,一場跨越國際、跨越平台的盛會!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