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行動支付市場的慢郎中策略
蘋果在行動支付市場的慢郎中策略
2012.07.11 | 蘋果

蘋果在投身開發高科技市場前,經常會先仔細觀察再伺機而動,這也解釋了為何它還未積極加入行動支付之戰。

據市調公司Gartner研究,行動支付市場預計於2016年達到全球6千億美元交易量。Google已於2011年推出其Google Wallet服務,Microsoft也於上月表示 將推出全新電子錢包服務進軍行動支付市場。但比起這些公司,蘋果的動作似乎是秀氣了些。蘋果於上月公佈名為「Passbook」的服務,主打整合忠實顧客集點卡、各式票卡及折價券。但比此服務更引人注目的是,「Passbook」竟然並未直接連結至用戶的信用卡或簽帳卡,因此消費者並不能以它取代錢包。

Passbook

蘋果全球行銷總監Phil Schiller上月在一次訪談中很明確地表示,「電子錢包行動支付服務商個個搶破頭要爭一席之地,我們卻不這麼做」。蘋果對於新市場的一向採取觀望的做法。雖然蘋果是許多產業的革命者,通常它卻不是先行者,反而會等待其他公司先在一特定市場中殺出穩健好走的大道。

儘管目前按兵不動,由於蘋果已售出超過2億支iPhone,iTunes Store系統中更有4億筆信用卡註冊帳號,它在行動支付領域實際上很可能享有優勢。當Google於2011年推出Android支付系統的同一時期,蘋果的工程師及高階主管其實也正著手探索建立整合多種支付方式並內建於iPhone之新服務的可行性。但由於實行層面過於複雜,此構想並未獲得進一步開發。

蘋果團隊於是轉而思考開發行動App,讓用戶可透過使用各類支付卡片及折價券的可行性。與此同時,iPhone硬體部門也開始研究NFC(進距離通訊)等無線支付技術。NFC技術讓用戶可將手機靠近收銀終端機感應以近行付款,Google Wallet便使用此技術,而Microsoft的新服務也計畫跟進。

蘋果已取得一些NFC相關專利,但員工仍擔憂此技術之安全是否完全無虞,也有人憂心無法在不大幅影響iPhone電池壽命之下將NFC必需之晶片植入裝置內。蘋果高階主管對於零售業者採用NFC技術的進度也抱持懷疑態度,而產業分析師更預測此進度之緩慢,很可能在3~4年內業界採行率都不會見到顯著、有意義的增加。在種種疑慮之下,蘋果要真正跨出在行動支付市場的第一步,似乎還要熬上一段時間。

來源:WSJ

關鍵字: #Apple #支付科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