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首款內建Wi-Fi功能無反光鏡相機 即將在台上市
Samsung首款內建Wi-Fi功能無反光鏡相機 即將在台上市

全球消費性電子領導品牌三星電子,七月在台正式引爆Wi-Fi相機大革命。想要最即時的分享美麗、動人的時刻又兼顧專業級的畫質,不再是夢想;三星電子全新三款SMART CAMERA:NX1000、NX20及NX210相機,為業界首創擁有Wi-Fi連網功能的無反光鏡相機(CSC, Compact System Camera),讓攝影玩家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夠透過無線網路輕鬆擷取、分享並儲存相機中專業級畫質的影像作品。NX系列無反光鏡相機曾獲得iF設計獎及多項大獎肯定,全新NX20超高性能足以媲美數位單眼相機。輕巧的機身尺寸及重量,是追求輕便可攜及專業度的攝影愛好者和專業級玩家的絕佳首選。NX210承襲Samsung NX系列的傑出的金屬機身設計,並擁有3吋AMOLED顯示螢幕,使用者可透過鮮豔的螢幕解析度,盡情享受高品質影像與Full HD影片。NX1000融合了實用性、輕巧可攜性與亮眼的外觀設計於一身,其中共推出白風采、黑魅力和粉出色三色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

全新上市的Samsung NX系列,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Wi-Fi傳輸的樂趣,台灣三星特別在「三星學園」(註一)加開了一系列的NX課程,聘請專業的講師,讓消費者可以更深入認識三星產品的創意、創新與應用。透過三星最新智慧功能,使用者可直接從新款NX系列相機上傳相片至Facebook等社群網站,或者是經由電子郵件發送相片給家人朋友。想要知道更多Wi-Fi相機的功能嗎?想要將手上的SMART CAMERA發揮的淋漓盡致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立刻至「三星學園」加入會員、報名參加。

全新Samsung NX系列預計七月下旬在台各大通路販售。NX20建議售價NT$34,990元。NX210建議售價NT$28,990元。NX1000單鏡組(Samsung NX 20-50mm F3.5-5.6 ED, 標準變焦鏡頭),建議售價NT$19,990元。NX1000雙鏡組(Samsung NX 20-50mm F3.5-5.6 ED, 標準變焦鏡頭、Samsung 16mm F2.4 超廣角定焦鏡,多附贈一顆原廠電池),建議售價NT$23,990元。

NX20 媲美數位單眼相機的NX系列旗艦機種

為提供給專業級玩家更高更強的性能,NX20將像素升級至 2,030 萬像素,感光度範圍則為 ISO 100-12800,最高快門速度為1/8000秒,有利於捕捉高速動態的畫面。3吋Super AMOLED翻轉螢幕,畫面清晰度較一般AMOLED螢幕再提升20%。NX20專業的外型設計與質感呈現,。輕巧的機身尺寸及重量,是追求輕便可攜及專業度的攝影愛好者和專業級玩家的絕佳選擇。

NX210 經典金屬外殼,復古有型的精巧相機

NX210搭載由三星自行研發的APS-C CMOS感光元件,能夠拍攝出高達2,030萬高畫質相片,金屬機身設計,並擁有3吋AMOLED顯示螢幕,超高螢幕解析度讓玩家更能享受高品質的影像、與拍攝Full HD影片的樂趣。NX210經典金屬外殼以及配色,深受復古相機迷玩家們的喜愛。

NX1000 獨有Smart Link快捷鍵按鍵,分享美麗,隨時隨地

NX1000單鏡組兩萬元有找!輕鬆的預算即可同時擁有2,030畫素與Wi-Fi分享兩項強大功能,高性能、輕巧方便與亮麗吸睛的外觀,推出白風采、黑魅力和粉出色三色,同色調的機身與鏡頭撘配非常搶眼,隨貨內附與機身同色之閃光燈。簡潔的機身頂配置除了轉盤有Wi-Fi 模式,另外設置Smart Link快捷鍵,讓使用者在拍攝的同時,能更直覺的分享照片,感受前所未有的便利性。NX1000搭載的Smart Filter智能濾鏡就有十多種,魚眼、素描、微縮功能一應俱全,同時支援全景拍攝和3D拍攝,讓消費者感受全新的拍照樂趣。

Wi-Fi功能 讓你無所不能

NX全新系列皆搭載Wi-Fi功能,能將所有支援DLNA 的行動裝置以無線連接方式傳輸影音內容。您可以立即將所拍攝的影像或影片上傳到 Facebook、Picasa、Photobucket 電子郵件或是 YouTube 個人影片上, 同步與朋友分享最新的多媒體資訊。另外透過Wi-Fi連網,SMART CAMERA可連結至Cloud雲端儲存空間,並透過內建Cloud程式將影像、影音上傳至雲端,建立私人相簿方便分享及存取,更支援 Samsung Cloud或Microsoft SkyDrive雲端儲存空間(註¬二)。

SMART CAMERA具備行動裝置連結功能,不需個人電腦即可連線,輕鬆分享至手機與平板。此外,如果你想使用電視螢幕或是手機螢幕來瀏覽相片,只需連結 Wi-Fi,並選擇 TV Link / Mobile Link 功能,就能將相片無線傳輸到電視或是智慧手機上,體驗大螢幕的高畫質視覺享受。加上 Auto Backup 自動備份功能,只需按一下按鈕,便可以無線傳輸相片到電腦進行備份,既簡單又快速。

註一:三星學園 Samsung School網址: http://event.samsung.com.tw/school/

註二:Microsoft SkyDrive雲端儲存空間,依其官方公告為準。

#

關於三星電子公司

三星電子為全球半導體、電信通訊、數位媒體與數位匯流技術的領導廠商,在 2011 年獲得1,431億美元的總銷售成績。共有約 206,000名員工、197個據點遍及72個國家,公司目前分由兩大事業群運作九個獨立事業部,數位媒體通訊事業群包括:影像顯示、行動通訊、電信通訊系統、數位應用程式、IT 解決方案與數位影像事業部;而於裝置解決方案事業群則包括:記憶體、系統LSI及LED事業部。三星電子於經濟、環境與社會領域的出色表現為業界領導標竿,2011年更獲得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評鑑為「全球最佳永續發展科技公司(the world’s most sustainable technology company)」。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造訪台灣三星電子官方網站http://www.samsung.com/tw/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生成式 AI 帶動企業數位轉型浪潮持續升溫,各界不再滿足單一任務型的 AI 應用,而是期盼 AI 能真正成為具備主動決策與多工能力的「智慧代理人」(Agentic AI),在最少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推進工作流程、完成複雜任務。

但企業導入AI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對AI有正確認識,並制訂循序漸進的導入流程,才能真正發揮AI功效。在2025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中,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提出三大導入關鍵階段,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從概念驗證(PoC)階段,逐步推進到實際上線(Production),並分享實務經驗與觀察。

延伸閱讀:生成式AI可以怎麼用?cacaFly現身說法,助企業應用GCP服務智慧轉型

解鎖 Agentic AI,企業邁向多任務智慧代理

「很多公司會問,One AI 要做什麼事?但實際上,若要讓 AI 回答公司內部政策或新法條的相關問題,僅靠基礎模型並不足夠。」吳振和指出,要讓 AI 真正成為能「做事」的智慧代理人,前提是它必須理解企業內部的脈絡與知識,並即時掌握外部變動的資訊。

企業必須先釐清內部規範是否與最新法規相符,這意味著系統必須具備持續爬取與解析最新資料的能力。為此,企業必須先截取與整理內容,再建構成專屬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確保資料品質達到可用標準後,再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術,使 AI 能夠即時動態查詢並生成符合企業語境的回答。

延伸閱讀:從資料清洗到 RAG,大型語言模型的必需品,做出專屬企業的 AI 知識庫!

吳振和強調,這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從資料蒐集、品質控管、知識庫建構到生成應用,每一環節都息息相關,任何一處鬆動都會影響最終產出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破除「一次到位」迷思,從驗證到落地的三大關鍵階段

許多企業對 AI 寄予厚望,因此常將 PoC 視為年度計畫的重點,希望能「一次到位」做出具體成果。但吳振和提醒,若缺乏清楚的系統工程思維,PoC 容易淪為「概念展示」,難以真正走入組織的日常營運。

他將導入 Agentic 系統工程的歷程,分為三個關鍵階段:

1.第一階段: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Study)
企業必須在投入資源前,先明確界定「最需要被 AI 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並進一步設計可量化的驗證指標。這不僅包括評估技術實作的可行性,更要從商業目標出發,釐清導入 AI 的具體使用情境、預期成效與風險邊界,如此才能確保後續模型選型與資料蒐集方向正確對齊業務需求。

2.第二階段:系統設計與驗證(Design & PoC)
在確定導入方向後,必須規劃清楚資料蒐集與整理流程,確保知識庫的內容具備正確性、完整性與時效性。吳振和特別強調,這個階段不能只追求展示效果,而應以「產品化思維」來構築 PoC,使其具備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及安全性,才能為後續上線打下基礎。

3.第三階段:產品化與營運(Production & Operation)
當 PoC 驗證完成後,進入正式上線階段,挑戰也隨之而來。除了需要整合企業內部系統與流程,還必須建立持續監控與維運機制,確保模型表現隨時間演進不會劣化,並能快速回應法規變動或資料更新的需求。吳振和指出,這往往是最容易被低估、但也是最考驗企業組織能力的關鍵環節。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建立模型優化根基,打造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

吳振和特別強調,要讓 Agentic 系統工程真正發揮效益,企業必須先建立一套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Golden Dataset),作為模型評估與優化根基。他指出,黃金資料集的價值在於能為模型選擇與前測提供客觀依據,讓團隊能針對不同任務挑選最適合的模型,避免導入初期就誤踩方向。

同時,黃金資料集也能協助團隊辨識模型的常見錯誤與脆弱點,進而快速回應「模型飄移」(Model Drift)的風險。吳振和說明,所謂模型飄移,指的是即使模型本身未經改版,效能也可能隨著環境與資料變動而突然下降,導致原本表現良好的模型出現偏差。透過持續比對模型預測與黃金資料集結果,團隊才能即時察覺效能衰退,並進行迭代更新,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作。

從小規模應用起步,漸進擴展至核心業務

吳振和分享,在實際輔導企業導入 AI 的經驗中,最常見的挑戰來自於「期待落差」。許多企業誤認為概念驗證(PoC)階段即可呈現完整的產品原型,然而實際情況顯示,若企業未能建立完善的資料架構與流程基礎設施,即使短期內展現亮眼成效,也難以確保長期營運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也因此他建議企業在規劃 AI 導入時,應採取漸進式策略,從小規模應用場景著手,逐步擴展至核心業務領域。企業應將 PoC 定位為整體產品開發生命週期的重要環節,而非獨立的一次性專案。

AI 的導入不僅是一場技術升級,更是企業組織文化與決策流程的轉型工程。唯有從資料治理、流程優化到人才培訓同步布局,才能確保 AI 能在企業內部真正「落地生根」,創造長期商業價值,成為真正的智慧代理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