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費者宛如置身夢想世界
讓消費者宛如置身夢想世界

講到童話,很多人都會覺得「那不就是騙小孩的幻想故事而已嗎?」但在一個地方,所有大人小孩的童話夢想都卻都會活過來,那個地方,就是迪士尼(Disney)。

曾經有一家人前往迪士尼世界遊玩住進迪士尼飯店。同行3位年紀還小的女兒,各自帶著心愛的泰迪熊一起出遊。第一天玩完回到飯店房間,卻驚喜地看見3隻泰迪熊圍著桌子坐在一起,每隻熊面前都有牛奶和點心,3個小女孩當然樂不可支;第二天,小女孩們趕著父母回到旅館,這次3隻熊是坐在床上,讀著米奇故事書;第三天,3隻小熊又坐回桌子旁,但這次牠們在玩牌!可以想像,小女孩對於這趟迪士尼之行有多麼驚喜開心。

當然,你可以說那些玩具熊還是玩具熊,所有的擺設不過是飯店員工神來一筆的巧思,但正是這份巧思,如實地傳達了迪士尼的品牌使命—為家庭帶來神奇的魔幻世界。迪士尼從最初的動畫長片,到如今事業觸角橫跨卡通、電影、影集、主題樂園、飯店、音樂劇、冰上世界表演等領域,始終堅持為顧客實現美好的夢想,不只深深吸引許多國家每一個世代的兒童,更讓許多大人重拾赤子之心,在迪士尼的世界中,回到歡樂無憂的童年回憶。

故事先行,讓遊客置身夢想情節
同樣推出卡通動畫、授權角色甚至主題樂園的公司很多,迪士尼何以能領先群倫?比爾‧卡波達利(Bill Capodagli)在暢銷書《迪士尼法則》中指出,這是因為迪士尼始終都忠於創辦人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從一開始就建立的企業中心主旨:提供最精緻的家庭娛樂。

卡波達利強調,這裡所謂的「最精緻的家庭娛樂」,並不只是表面的、炫麗的聲光效果(多數企業都只做到這點),而是百分之百原創、有內容、完美呈現又老少咸宜的娛樂作品。可以說,迪士尼每一次的演出,都在述說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讓消費者為其中的創意與情節感動其中。

說故事的能力,是華特.迪士尼最大的天賦,也是他留給迪士尼最大的資產。卡波達利指出,說故事的能力為華特帶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不屈不撓的實驗精神。更重要的是,透過故事的感染,他讓迪士尼各種表演與娛樂節目處處充滿了故事性,讓迪士尼所創造的夢幻世界,在消費者眼中特別與眾不同。

卡波達利舉例,一般遊樂園慣見的雲霄飛車、旋轉木馬等設備,迪士尼樂園裡面也都有,但是迪士尼會特別為每個遊樂設施編織故事,讓遊客在體驗刺激冒險的同時,也進入樂園夢想情節中,擁有更深的娛樂性和內心感動。

例如,當初迪士尼打算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裡加蓋一座水上樂園時,一支小組齊聚在組長辦公室裡討論細節。辦公室中有許多紀念品,包括一顆透明圓球,搖一搖會出現雪花紛飛的場景。「可惜我們的樂園無法像這樣。」一陣沉默後,有人開口了,「為什麼不行?」於是大家開始發揮說故事的想像力,在佛羅里達州打造一個滑雪勝地。

故事是這樣的:怪異的暴風雪為佛羅里達州帶來大量降雪,於是有企業家來這裡興建滑雪場,但後來天氣恢復正常,雪都融化了,滑雪坡變成了瀑布,而水流順著瀑布而下,就變成刺激好玩的滑水道!根據這個奇想,迪士尼世界建出「暴風雪海灘」這項充滿故事性的娛樂設施,吸引了更多人前來遊玩。

力求完美,讓顧客對故事真心投入
而華特對於夢想的落實,還有另一項堅持,那就是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全力提供顧客最好的產品與服務。因為華特相信,唯有讓觀眾享受到最佳的娛樂,才能達到整個迪士尼的核心價值──誠實與可靠,也才能讓顧客真正融入故事中,感受到美好與愉悅。

當年,迪士尼樂園在開幕之前,即使承受著極大的時間壓力,華特還是要求從經理到水電工,每個人都要試玩每一項遊樂器材,確認一切完美、沒有遺漏。有一位來自美國南部灣區的建築工人,在玩過「加勒比海盜」之後,向華特說,「我覺得少了些什麼,但我說不上來。」「再回去坐,直到你能說出少了什麼為止,」華特回道。在一趟又一趟地試坐後,建築工人終於找出少了什麼:熱帶地區的夜晚應該充滿螢火蟲,現場卻什麼都沒有。華特立刻下令,讓「加勒比海盜」充滿閃閃發光的螢火蟲。

寧願花費額外的時間與精力反覆測試,華特是為了確保每位顧客在走進樂園的那一刻,就能脫離原本現實世界,走入奇幻世界;而每一件精雕細琢的細節,都是為了不破壞顧客心情上的體驗與情緒。可以說,為顧客提供最高品質的服務,才能實現顧客夢想,也是讓迪士尼願景成真的唯一方法。

正如華特始終抱持的精神,「你不是為自己打造產品,你必須知道大家想要什麼產品,然後幫他們打造出來。」迪士尼深諳每個人心中對美好童話世界的憧憬,於是用故事敘說使命、讓行動落實夢想,鼓動所有員工誠實地依循迪士尼的價值觀來行動,讓顧客在每一次接觸的經驗中,感受到企業所帶來的夢想與歡愉,進而受到感動,成為最忠實的支持者。

迪士尼(Disney)
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Disney),1923年由美國華特‧迪士尼所創立,是全世界最大的傳媒企業,事業橫跨電視、電影、主題樂園等多元娛樂領域。迪士尼1937年推出的世界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白雪公主》,開創了全世界電影動畫的基礎。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No.93》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