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vTop平台,用瀏覽器就能打開作業系統的視窗,針對中小企業日常營運推出雲端平台vTop,將資訊管理成本的降低,補上企業應用雲端化的最後拼圖。
2010年,Google正式介紹Chrome OS概念,花費了一年半時間,讓Chromebook正式上市。但停不了的,仍然是缺乏客戶端應用、沒有完整微軟Office支援等疑慮。Chromebook到底能不能成功?沒人敢下定論。但巧的是,在台灣Google位於台北101的總部樓下,卻有家台灣新創公司,有能力為Chromebook補上應用的最後拼圖。
這家名字很浪漫的公司Kloudia雲尚科技,做的卻是極端務實的服務。
任何一個有瀏覽器的終端裝置,只要接上了Kloudia****的vTop****平台,就能以瀏覽器打開一個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的桌面。在這個任何個人電腦使用者都再熟悉不過的桌面環境中,無論是Office、PhotoShop,還是影音播放軟體……,任何你想像得到必須安裝才能使用的軟體,現在都能在瀏覽器中信手拈來,隨開即用!
雲尚科技執行長魏建光就以自家會計同仁的經驗為例指出,過去會計系統都只能在公司的電腦中使用,但現在利用vTop平台完成設定,會計同仁不但可遠端登入公司會計系統,將工作帶回家處理,而且各地的會計也能以相同方式登入台灣辦公室系統,更有效地管理帳務。
鎖定中小企業雲化需求
簡單介紹vTop解決方案,魏建光指出,這是一個虛擬桌面的概念,用戶只要在伺服器中做好設定,就能利用瀏覽器,以帳號、密碼登入,開啟伺服器中已安裝好的各種軟體,「這是透過技術把原來需要安裝的軟體直接雲化,」他說。
魏建光解釋,雖然目前雲端運算已經成為科技產業的發展主流,但企業雲化的過程卻充滿了挑戰。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它們不但沒有「雲化」的技術支援,更無力支付「雲化」在過程中先期投資的成本。 「中小企業是很多人沒有看到的市場,」他說。
魏建光認為目前鎖定企業雲化解決方案的大廠,其服務雖然完整,但價格昂貴,且目前也都以五百大企業為首要客群。相對的,中小企業、****SOHO****及家庭用戶,反倒擁有較少的雲化選擇,這就是他們看中的潛力市場商機。
他分析,中小企業導入****vTop****雲端機制後,最直接的效益就是資訊管理成本的降低,不管是升級電腦還是防火強控管,「以前要管一堆電腦,現在就只要把那一台當做伺服器的電腦管好就好。」
此外,也因為公司員工要使用的軟體都可透過瀏覽器來運作,不但同仁只要配備基本的電腦設備,軟體採購量也不再需要一人一套,只要依照該軟體最高的同時使用人數進行購置即可。無論是硬體、軟體抑或管理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甚至廠商已經不提供升級的軟體,也一樣可以在vTop系統中繼續使用。
「我們可以解決legacy software(老舊軟體)的問題……,而且這是把之前main frame(大主機)概念進化,」對魏建光來說,大主機時代並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再熟悉不過的運算發展歷程。
雲尚科技兩位創辦人魏建光與技術長彭正彥都是大有來頭的科技老兵,前者是前Opera亞太區總裁,還曾經為手機軟體大廠Teleca從無到有建立起台灣子公司團隊,後者則是前麗臺科技策略長及遠訊科技總經理。兩人的共通點除了都已在通訊界征戰20多年,也都擁有美國AT&T貝爾實驗室的經歷。
魏建光表示,Kloudia vTop的技術是由彭正彥與團隊在美國聖地牙哥開發、育成一年多的成果。將遠端桌面協定(Remote Desktop Protocl,RDP)強化,並加上管理機制,利用電話交換機的連線(session)管理模式,處理大量使用者的運算需求。
雖然兩人最熟悉的市場都是電信市場,但這次他們卻決心不先從電信市場切入。他們認為,目前在團隊規模仍小,若接下電信商客戶,必然每天都會被多如牛毛的客製化需求牽絆,無法專注開發。
也因此,他們明確設立了以****B2B2C****為核心的市場策略:要先將服務售予硬體商,把vTop內建於電腦、伺服器、路由器等終端,一方面可為終端硬體做到差異化,另外也可藉硬體商的通路系統切入市場。而消費者在購買這些硬體後,只要在十步設定之內,就能完成自己的一朵雲。
對早已是創業老手的兩人來說,每一步都有著精密計算,就連將辦公室設立在101大樓,也是創業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希望以辦公室的特殊性,吸引優秀的軟體技術人員,「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跳板,」魏建光笑說。
2012年第一季產品隨硬體商上市、公司規模成長至75人時,就啟動單機版服務,並將焦點延伸至中大型企業……。一步步,魏建光算得清楚,現在就等著來自硬體商的第一張合約,計畫即將啟動!
Profile 雲尚科技Kloudia
●成立時間:2011年
●共同創辦人:彭正彥、魏建光
●執行長:魏建光
●產品服務:以搭載至電腦、伺服器等終端的虛擬桌面vTop解決方案,提供中小企業雲化需求與服務
●大事記:2011年完成種子基金募集、成立公司/2012年展開第一輪募資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No.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