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相無無相」系列作品中,觀看者可從透明的立體方塊琉璃作品中,看見栩栩如生的氣泡、一朵蓮花,或是一隻捻花的佛手。這獨創的技法是楊惠姍的心血結晶,利用「脫臘鑄造法」和「熱澆鑄法」兩種技法,把事先已脫臘鑄造好的佛像,預熱之後,安放在沙模之中,然後澆入融化玻璃液,封住、凝固,呈現出一種在水中的、似有似無、空靈的感受,把琉璃藝術的創作提升成對人生的自我覺醒。
楊惠姍說,當初會發展出這種新技術,起因是她不捨得將有瑕疵的佛像毀棄,因此多了許多素材來做實驗,歷經6年的苦思與試驗,終於成功做出第一項作品。新的技術讓玻璃這種材質,呈現更加多變的面貌。法國當代最著名的琉璃大師安東尼.勒彼(Antoine Leperlier)說:「楊惠姍證明她在千年傳統文化中,根植了極深廣的心願。在我們的情感經驗中,喚起了獨特的直覺性意義和深沉的思想空間。」
2006年5月11日,也是張毅與楊惠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的前一天,他們接到台灣傳來的噩耗,結識30年的老友,也是創立琉璃博物館的重要伙伴──音樂大師張弘毅過世。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也為「無相」系列作品的緣起,《金剛經》中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下了一個真實的註解。
即時熱門文章
1
台灣供應鏈有多狂?英特爾前CEO:早餐提出idea、午餐看產品原型,晚餐時就能投入製造!
2
一個月600元,我該升級ChatGPT Plus嗎?付費功能多了什麼?差異一表看懂
3
店員消失了、機器人來了!全台逾4成餐廳都在用自動化設備,為什麼還是無法解「業者的痛」?
4
Google推出Nano Banana Pro!有哪些功能?免費版能用嗎?如何打開奈米香蕉 Pro?
5
Google Antigravity 問世!Google擬用「指揮官模式」重新定義IDE,AI之星Cursor危險了?
6
Nano Banana Pro實測|6種生成提示一次看:漫畫、注音文都能搞定,奈米香蕉變中文怪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