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意變好玩─看企業如何利用「遊戲化」獎勵機制
讓生意變好玩─看企業如何利用「遊戲化」獎勵機制
2012.12.27 | 技能

現在業界流行用遊戲化,以獎勵機制會讓參與人自我感覺良好,主要是把陳腔濫調的行為注入電玩那種即時的刺激感。有的人卻認為這樣的潮流只是短暫的。

很多公司靠遊戲方式讓人沈迷於他們的產品於服務,也因為智慧型手機跟網路的加持,遊戲化策略方能奏效。例如LBS社群應用Foursquare,就是用遊戲化的點子,讓人在附近的咖啡廳或餐廳打卡就可以得到虛擬勳章。還有Opower公司,只要節約用電,就可以得到虛擬勳章,還可以在臉書上分享他們的成績,和鄰居較勁。

其實,這也不是新招,就像如果小孩做家事,爸媽也有用貼紙獎勵,或是商務旅客的哩程酬賓計劃等。但數位科技如智慧型手機或很便宜的感測器,又把這樣的境界提升。像這樣的積分、勳章等遊戲獎勵機制,使很多成人欲罷不能。這個時代,遊戲越變越逼真,而現實生活越變越像玩遊戲。

在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遊戲商業應用的助理教授韋百赫(Kevin Werbach)指出,我們通常不把遊戲當一回事,但我們開始注意到遊戲在嚴肅的議題上,可以是很有力的工具。尤其在工作環境應用,遊戲化更顯其成效。例如出版商愛斯唯爾(Reed Elsevier)就僱用Keas網路遊戲服務,讓6人一組,努力達到身心健康的目標,贏的隊伍可以獲得美金200的禮劵。其中的挑戰是隨時大笑30秒。

還有很多餐廳用一間波士頓創新公司Objective Logistics的服務,如果服務人員得分高的話,就排比較好的班或比較好的桌讓他服務。最近他們還打算讓員工可以因為幫人代班或因為配合度高得人緣分數。

就連以色列國防軍(I.D.F.)也用這樣的模式激勵人心。最近他們讓參訪其網站又在社群媒體分享訊息的人,獲得分數或給他們勳章。文章內容大概像是─「以色列國防軍如何降低對巴勒斯坦人的傷害?」有些科技部落客就批評這樣的遊戲機制跟最近以軍事對抗哈瑪斯組織不能混為一談。而I.D.F.發言人則表示,這樣的遊戲機制主要是要增加更多人了解並分享I.D.F.的內容,早在七月,也就是衝突發生前幾個月之前就有了。

遊戲化的方式,有人喜歡,有人不看好。有人因此不宅在家,天天去健身房運動,因為有遊戲化APP讓他有動力。也有護士媽媽用這樣模式讓小孩運動。

傑爾(Jesse Schell)是遊戲設計者,也是卡內基麥隆大學娛樂科技的助理教授。他認為遊戲點子可以延伸到任何一個角落,因為獎勵制度令人滿意。他說:「我們的幸福就是我們晉升到讓事情變得好玩,而不是有效率。」

原文全文出處- The New York Times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