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憑藉三大優勢,發起邁向巔峰之戰
台積電憑藉三大優勢,發起邁向巔峰之戰

台積電
成立時間:1987年
董事長:張忠謀 
產品:晶圓代工
2011年營收:新台幣4182.45億元

「我一生最自豪的,就是Business Model的創新,非常成功!」這是張忠謀的豪氣。他常常說,星巴克(Starbucks)把一杯5毛美元的咖啡變成3塊美元的咖啡,上門光顧的客人卻都覺得很值得,這是多麼大的商業成就。比起單純的技術、產品創新,台積電的成功與星巴克一樣,也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台積電張忠謀 Dr Morris Chang
台積電張忠謀 Dr Morris Chang

去年台灣半導體行業產值達530億美元,但在張忠謀創業的1987年,可以說是幾乎是零,只有不起眼的規模。如果沒有張忠謀的創新商業模式,台灣不會誕生超過兩百家的IC設計公司,甚至連美國高通、博通、NVIDIA都不會出現,因為就算他們設計好了晶片,也沒有人來替他們生產。最近國際半導體圈傳出,高通與蘋果希望各出10億美元投資台積電,讓台積電能夠規劃出他們「專屬」的產能。但這謠言張忠謀根本不需出面證實或反駁,因為台積電從創立至今都是「中立」的,不隸屬某一陣營,更不短視賺快錢。

全世界的70億人們,一年需要6608億顆晶片,從晶圓廠生產出來推動他們每一秒鐘的生活,從PC到汽車,從手機到飛機,從飛彈到衛星,全都靠著一顆顆極微小的晶片,不斷運算著。在高科技歷史中,所有產品都有被取代的一天,唯獨半導體不然。在張忠謀口中,半導體是非常基礎的行業,如今看不到什麼能夠取代晶片,因此能夠一直做下去。

台灣最會賺錢的公司

台積電去年合併營收145.4億美元,雖然只是鴻海的八分之一,但獲利卻高達45.7億美元,多年來不只是台灣最會賺錢的公司,更一路蟬聯台灣市值最高的公司。根據顧能(Gartner)的統計,台積電今年營收上看160億美元,這更是比聯電、Global Foudry、中芯、三星晶圓代工部門的總和還要多。

台積電三廠8吋晶圓生產過程
台積電三廠8吋晶圓生產過程

以2012年第三季為例,台積電的整體營收中,85%的收入來自IC設計公司,15%來自IDM。如果用更長遠的眼光來分析,台積電來自IDM的收入占比也許會越來越高。目前相當多IDM的28奈米製程都仰賴代工,隨著摩爾定律製程微縮的困難度日益提高,加上高昂的建廠成本。因為當下一座12吋廠造價高達數十億美元,將來的18吋晶圓廠,建廠預算更可能突破100億美元。除了台積電外,只有三星與英特爾能夠負擔,這導致過去十年來,IDM興起「輕晶圓廠」(fab-light)模式的興起:自己不再興建晶圓廠,把負荷不了的訂單轉移到代工業者身上。「有晶圓廠的,才是真男人!」AMD聯合創辦人桑德斯(Jerry Sanders)曾經如此豪氣地說。但如今AMD也把晶圓廠分割出去成立Global Foundry,高額資本支出確實不易負擔。

81歲了,張忠謀見證過的半導體與全球經濟景氣,確實比所有人都多,這也成了他與台積人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金融風暴後,張忠謀回任總執行長,原任總執行長蔡力行轉型負責太陽能、LED等新事業開發。「我重做CEO,就是要大家加快腳步!」張忠謀說,他希望台積電能夠一年做完兩年的事,就算不行,起碼也要做到一年八個月、九個月的程度。

台積電六廠晶圓代工生產過程
台積電六廠晶圓代工生產過程

近期蘋果在專利戰上勝訴三星,就是台積電跑得更快的暗示。

一直以來,iPhone、iPad的CPU晶片都在三星的晶圓廠產出,雖然現在蘋果每賣出一支iPhone,包括Wi-Fi、藍牙、GPS等晶片都是台積電產出,但是遲遲無法攻下CPU晶片這一年約達21億美元的大生意,仍然讓張忠謀不甚滿意。

目前在iPhone 5當中,由於首度採用4G的LTE技術,高通的這顆LTE晶片,是由台積電生產。基頻與CPU是手機最核心的兩顆晶片,加上近期在20奈米製程的突破,張忠謀對三星這「可畏對手」的抗戰,顯然越來越有底氣。

超越三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從今年8月份起開始驗證台積電的20奈米製程,可能進行四核CPU晶片試產,預計量產將從明年第四季度開始。對此,張忠謀語氣堅定地說:「我從來沒有忽略過蘋果的市場。台積電自成立以來,不斷精進三大競爭優勢──技術、生產、客戶信任,三個維度上都勝過三星,客戶優勢更是很明顯的超越。」

台積電三廠8吋晶圓生產過程
台積電三廠8吋晶圓生產過程

的確,台積電的三大優勢:技術、生產、客戶信任,鮮有競爭對手追趕得上。在張忠謀口中,生產的優勢,包括高良率、高可靠度(reliability)、較短的生產周期及準確的生產交貨期、足夠的產能可以應付客戶需求等。客戶信任的優勢,則是基於技術與生產優勢結合起來的。如何建立一個與客戶長期的關係,讓他們能夠信任台積電,這非常重要。

因為研發高階製程、投資蓋晶圓廠,都是花大錢的遊戲。20、28奈米如此先進的生產體系,相對的是高額資本支出。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上看85億美元,相當於五棟台北101大樓的造價。這麼大的金額,全世界已經沒有太多半導體業者可以負擔,可以說是一場巔峰之戰。

除了台積電外,如今就是英特爾與三星能夠負擔。在張忠謀2009年回任CEO前,台積電在2008年的資本支出為18.86億美元,四年內成長了超過四倍,這看得出台積電是多麼願意投資自己,築起技術、研發、製造的長城,成就對手無法企及的高度。

台積電十二廠晶圓代工工作情況
台積電十二廠晶圓代工工作情況

關鍵在晶圓代工行業中,學習曲線非常長,良率必須要越高越好,否則每一片做廢的12吋晶圓成本都非常高。對晶片設計客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良率,誰都沒辦法忍受晶圓廠良率過低,造成晶圓材料浪費。台積電有九成以上的良率,對晶圓代工新進入者來說,卻可能只有六到七成,這在成本上就是非常有挑戰的。

每年讓自己強一點

早年台積電與聯電並稱「晶圓雙雄」,但聯電營收如今只有台積電的三分之一,獲利更是相形見絀,這個稱號顯然已經不再適用了。我們看到,在贏家通吃的晶圓代工行業中,已經是一場「台積電」與「非台積電」的戰爭。

張忠謀說,25年來,台積電沒有丟掉多少重要客戶,而且一直贏得許多新客戶,原有的客戶也繼續維持信任關係,讓台積電成為最重要的專業晶圓代工供應商,「我的目標是:三個主要的競爭優勢,每一年都要增強一點!」張忠謀娓娓道出他的治軍之道。

台積電晶圓十二廠外觀
台積電晶圓十二廠外觀

他也強調,台積電擁有生產、技術優勢已經不只十年了,客戶信賴優勢也是十幾年了,很難有競爭對手,能夠同時在三個維度上都追趕上台積電。

現階段每賣出一支iPhone 4S或Android智慧手機,台積電可以收穫至少7美元營收。將來如果台積電順利吃下蘋果A5及A7處理器訂單,加上目前高通的Snapdragon(驍龍)、NVIDIA的Tegra,等於說全世界主要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CPU晶片訂單全都集中在台積電一身了,台積電將會成為移動終端的最大蠃家。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是10年、20年難逢的好機遇!」張忠謀說,就像1970年代的PC發展史,1990年代的手機發展史,現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半導體行業迎來了移動終端的好光景。

然而,年紀這麼大了了,還硬挺在第一線,張忠謀確實是令人敬佩的。「現在直接報告給我的,只有五個人!」張忠謀難得說到他的帶人哲學。這五個人分別是三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劉德音、魏哲家、財務長何麗梅及法務長杜東佑。

發現第一手的問題

張忠謀親自分析他的管理方式是,他常常會與台積電20多位副總經理聊天。但他也非常絕對贊成「越級報告」,他往往在希望知道一個專案進度時,會直接找到實際負責人,去了解最真實的情況,因為這些產品經理與負責人,最能夠告訴他第一手的問題。「這樣一來還有一個好處,我在公司裡認識的人就多了!」張忠謀微笑說。如此作法,每一季在審查員工分紅時,他就可以依據他實際的接觸過程,給出更好的決定。

張忠謀就等於台積電,蔡明介也等於聯發科,郭台銘也等於鴻海,台灣企業領導人都為自己創造了很大的一個舞台,光是鴻海就有120萬員工與郭台銘共舞。但是他們如今共同的課題是,搭好一個舞台之後,如何搭第二、第三個舞台,把自己抹去,創造機會讓後輩來當主角。

創新3力

  • 高資本支出,築起技術門檻。
  • 良率高達九成。
  • 每年增進技術、生產、客戶信任三大優勢。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No.223》三大優勢,邁向顛峰之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