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鵬] 跌落凡間的蘋果
[何飛鵬] 跌落凡間的蘋果
2013.02.20 | 創業

賈伯斯一向「獨持偏見,一意孤行」,只是當iPhone成功地說服大眾,變成市場主流之後,蘋果產品就已經進入凡間,成為大眾商品,偏見已成潮流,如何再獨持偏見,孤芳自賞呢?

我是蘋果的愛用者,隨著它推出智慧型手機iPhone,我就跟著進入無所不在的移動世界,現在我的生活已離不開這一支手機。iPhone讓我感受到網路世界的無限可能,儘管我還是電腦的門外漢,但是賈伯斯形塑的無線連網世界、簡易的介面、App的軟體功能,讓我完全沒有進入障礙。

賈伯斯就像創造世界的神,讓科技網民追逐膜拜,蘋果則是雲端的蘋果,讓使用者仰望,讓競爭者追逐、學習。只是這半年來,我面臨了痛苦的抉擇,苦苦等待的iPhone5仍然只有4吋的螢幕,對有高度上網需求的我,提不起換機的意願。

一年半以前,我就寫了一篇文章預測,5吋智慧機是最佳規格。我也曾建議HTC的周永明,應盡快推出5吋手機。而今5吋手機比比皆是,唯獨蘋果停留在小尺寸,連我都不得不認真思考是否要移情別戀。

果真市場提供了明確的答案,iPhone銷售不如預期,供應鏈大砍單,蘋果股價也大跌,蘋果跌落了凡間。眼看蘋果從雲間墜落,難免有幾許感傷,尤其蘋果還是支撐台灣科技產業的最重要夥伴,當然更增添了幾許憂心。如果蘋果真的墜落,我們這些蘋果迷將何以自處,而台灣的蘋果供應鏈又將何去何從?

當我深入仔細思考之後,卻又發覺事態並不嚴重,只要蘋果的高層想通一件事,蘋果未來仍大有可為!

道理很簡單,賈伯斯一向「獨持偏見,一意孤行」,不論世俗想法如何,孤芳自賞,決不隨俗,這是蘋果一向秉持的態度。在iMac的世界如此,開創智慧型手機及App市集也是如此。只是當iPhone成功地說服大眾,變成市場主流之後,蘋果產品就已經進入凡間,成為大眾商品,人人都用,偏見已成潮流,如何再獨持偏見,孤芳自賞呢?

因此成為市場主流的蘋果,就應該回應民意,不可想保持小眾的孤獨,而背離大眾期望。

iPad mini就是個好的示範,賈伯斯開創的iPad是大尺寸平板,對不大不小的尺寸不屑一顧,但iPad mini是成功的,證明了大眾有各式各樣的需求,iPad mini至少填補了市場的空缺。如果iPhone能夠理解使用者期望大尺寸隨身手機的需求(平板不論多小都不真正隨身),推出5吋的iPhone,那所有的蘋果迷都要鼓掌歡迎。至少我是在翹首等待。

當然徹悟的時間不能太長,半年是極限,現在市場已經證明5吋是智慧機的標準規格,如果蘋果能在半年內推出iPhone 6,就算功能上沒有特殊突破,我們這些習慣的iPhone迷仍然願意等待。

寄望郭台銘先生,應給庫克足夠的說服,庫克不同於賈伯斯,是可以溝通的,讓蘋果知道,回應消費者的需求,是大眾品牌的遊戲規則,不要再活在雲端了。這也關係了鴻海的命運。

[何飛鵬]《數位時代》榮譽社長,著有《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自慢2:主管私房學──小職員出頭天》。

數位時代雜誌2013年2月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