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Google Ventures打造了一支設計團隊,專為選定投資的公司進行設計改造,該團隊包括四位設計師以及一位UX設計師,這是因為Google Ventures選定投資的公司,多為技術起家,設計人員通常有限。
Google Ventures設計團隊會安排一周的密集會議,了解該公司需求、概念化解決方案、證明想法對錯之處,最後得出最好的產品概念和可能實踐的方式。不過在這之前,設計團隊必須了解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但是不能涉入太深,才能保有中立態度指出問題所在。
以Google Ventures在2011年10月投資的餐廳預訂服務Ordr.in為例,該公司最初提供的服務鎖定B2B領域,是否可以拓展到個人消費市場?甚至是旅館或當地出版事業?
Google Ventures設計團隊第一天和Ordr.in執行長David Bloom、技術長Felix Sheng見面,稱作為「理解階段」(understand phase),聆聽Ordr.in團隊介紹目前的市場機會、現有產品、現有狀況與目標;與此同時,設計團隊以「我們可以如何」(how might we)的方式進行記錄,協助目標具體化,例如進行大規模的統計數據等。
設計團隊瞭解基礎背景後,很快就能深入公司核心,並進行未來計畫,過程當中的記錄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大多數情況下,討論Ordr.in下一個產品,所面對的大環境並不明朗。
第二天,以前一天的記錄重點為主,展開「發散過程」(diverge process)。每個人都用不同的角度審視Ordr.in下一個產品,很快地在紙上畫出發展可能縮圖(不能超過40分鐘),接下來就要針對結果進行批評,先靜靜觀察,然後三分鐘內闡述最有希望和應該避免之處。持續三天之後,最後就確定了產品的可能形式,接下來要進入原型階段(prototyping stage)。
設計團隊打造使用者測試模型,受試者並不會知道他們正在使用未完成的應用程式,隔天是最後驗證階段(final validation stage);第三天輪到UX設計師登場,其實進行測試之前,UX設計師已經列出一連串議題,UX設計師負責領導第三天的討論會議,設計師們會分屬在不同的會議室,各自提出意見,再由其中負責案子的設計師進行回應,這次討論結果會確認哪些想法是失敗的,但也會點出成功概念或是需要加以改善的地方。
有了詳加驗證的結果,Ordr.in必須面對下一步。設計團隊會刻意減少和Ordr.in的互動,即便Ordr.in並沒有任何一個全職設計師員工,這是因為Google Ventures設計團隊扮演的角色是提供爆發性設計能量,而非免費、全力支援這些被投資的新創公司。
Google Ventures設計團隊可以帶來真正的設計思考,舉例來說,當我們提問「這個按鍵該如何設計」,應該要改成這樣問「這個按鍵如何設計才能更加吸引人」,後者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參加這些過程的人不一定需要是專業設計師,但應該是決策者,接下來的問題可以再聘請設計團隊或自由工作設計師加以改進。
雖然上述過程只是以Ordr.in為例,並非每一家被投資的公司都會經歷,不過設計團隊仍是Google Ventures的一大賣點,讓新創公司選擇合資夥伴時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