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 創造動人的回憶篇章,社交行事曆App-TOMOFUN/LifeCrumbs
【Meet創業之星】 創造動人的回憶篇章,社交行事曆App-TOMOFUN/LifeCrumbs
2013.03.25 | 創業

今天要介紹的這組 團隊是由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之子張友辰(Victor)領軍,集結具有美國、香港、中國、日本等多國背景的團隊成員,開發以月曆形式記錄、分享生活的一款日記App- LifeCrumbs 。團隊當初起心動念的構想是認為回憶就像餅乾碎屑般零散,需要有一套便於收藏記錄的工具,完整將生活中的小確幸保存下來。

LifeCrumbs以日期為核心,希望透過使用者的紀錄將每天認為最值得記錄及分享的事情發佈出去,不論是打卡、拍照或是發文。在「每日精選」中使用者可選擇一則動態作為當天最值得紀念的事,點進去即可看到當天的所有動態。此外,為了不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社交工具的習慣,LifeCrumbs也串連其他社交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及Foursquare,統一彙整在當天日期的動態流中。目前是以邀請Facebook好友為社群基底,未來還會有email及通訊錄的邀請方式。

「要是當天忘記寫日記,使用者也可回頭再去寫,以致於填滿所有行事曆空格,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產品經理蘇培若說,使用者每天都可選擇一張最有紀念性的照片填滿該行事曆空格,等到整個月結束,就會像是一張具有精采生活的明信片。另外,為鼓勵使用者持之以恆寫日記, LifeCrumbs 在使用者每發完日記後就會送出點數,累積到一定量即可取得團隊原創設計的趣味貼圖,客製化個人月曆介面,運用遊戲的方式增添使用者寫日記的趣味。

提到LifeCrumbs的構想可不是一步到位,團隊最初的產品其實是做旅遊社交App,但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使用者一年才旅遊2~3次,打開App使用的機會並不多。」有好的團隊但卻沒有捕捉到對的想法,在當時碰壁的情況下,張友辰於是和團隊一起出發到菲律賓從事國際志工的服務,找尋方向。

在過程中他們看見當地小孩的知足,什麼都沒有,卻很珍惜當下眼前的幸福,張友辰說:「團隊原本想放棄的心又重新被充電了。」因此回台後決定再創事業,開發出讓人能夠隨時記錄下當時快樂的工具,而不是專注在自己所沒有的。他說:「只要每天花一小段時間去看看你的生活,就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這也就是我們團隊的願景跟希望去達到的。」

App自去年10月上線至今, iOS版本 已超過萬人下載,團隊透過回饋系統不斷蒐集使用者意見,希望能把使用流程改善到順暢直覺,在今年6月左右也即將推出Android版本。

創業至今,不求搶快躁進,創業初衷希望帶給人們一些值得思索的空間。身為成功企業家二代的張友辰即使承受社會高度注目的眼光,仍舊充滿熱情、帶著肯定的語氣說:「如果你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失敗了,跟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苟且度日,我寧願是全力以赴做喜歡的事然後被笑的人。」

【採訪後記】在訪談過程中,不免令人好奇父親的創業歷程對張友辰的影響,他表示,從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從父親那裏學習到的第一件事是「打破所有規則」,讓團隊有更多空間去發揮;第二是「以人為先」,錢再賺就有,如果只注重賺錢,那麼人與人的關係最終也會被瓦解;第三要「勇敢的去失敗」,當你不斷嘗試後跌倒,你會學著爬起來;當你學習怎麼站起來,那也就沒什麼好害怕的了。


5/22更新: 團隊即將於六月更新版本,增加"分享月曆Facebook"和"個人月曆封面“等功能,以及Android版本正式上架,滿足不同系統使用者的需求。

左至右為產品經理蘇培若、執行長張友辰、 行銷經理張鈺雯、業務經理吳子學。(攝影/侯俊偉)

Q1.類似記錄生活的* **** *App **** 我們不希望只是做一個App,而是能夠建立起一個有共同想法的社群。日記跟社群的連結聽起來好像很瘋狂,日記應該要自己寫、社群要分享,你可以選擇要分享或保留,但重點不在於你寫下什麼,而是透過社群影響每天寫一小篇日記變成一個動力,也會鼓勵朋友們想要跟著寫,因為只有自己寫的話很容易放棄,但有一個社群就會讓大家每天都紀錄下一些事情。

Q2. **** 的確,很多人要創業會選擇在美國,因為那邊的創業環境較成熟。但我覺得機會在亞洲,尤其是社群跟手機,在美國,這兩項都已經發展成熟了,但亞洲才正要開始成長。我希望將美國的創業思維留在台灣,尤其是組成了一支國際化的團隊,相信是能刺激創業動能的。

團隊 Team 9人,包含產品部門、開發部門、行銷部門。

公司服務 Project **** LifeCrumbs是讓使用者以月曆形式記錄並分享生活小確幸的APP。讓使用者設定或建立每日精選(Highlight),過濾出當天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內容記錄下來並分享給朋友。

成立時間 Founded Time 2011年12月上線

主要用戶 user 18-34歲,喜歡拍照記錄生活並樂於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的族群。

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 目前專注於社群的養成和發展,未來原生廣告、軟體內購買以及付費帳號的模式都在考慮之中。

網址 **** www.lifecrumbs.me

【活動預告】第 28 場創業小聚 4 月 17 日(週三) 19:00-21:00 在北科大綜合科館第三演講廳,詳見 活動網頁

【共好計畫】Lucent Sky* **** *、萊碼創意科技、域動行銷免費贊助團隊 **** 由Lucent Sky、萊碼創意科技協助團隊優化網站服務,3/31截止;域動行銷每月贊助1組團隊10萬元行銷資源,11/15截止。詳見 活動網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