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玩物】 如何為行動中更有生產力做好數位紙本、在線離線準備?
【電腦玩物】 如何為行動中更有生產力做好數位紙本、在線離線準備?
2013.04.08 | 創業

雖然我在電腦玩物可以說一面倒的偏向介紹數位工具、雲端服務的應用,但這是因為我覺得介紹這類方法的資訊還非常缺乏,因此需要大家多多分享,並不代表我就覺得不會有需要紙本的時候,也不表示我認為不會有離線的問題。

真正的關鍵永遠是「怎麼做更適合當下工作情境?並且有最大生產力?」而這通常是必須「顧全」數位、紙本、在線、離線需求的整合。

所以回到我自己實際的工作情況,當坐在辦公桌或家裡時,當然數位、雲端應用都不會有大問題,可是一旦「開始行動」,例如要移動到別人的公司開會、要移動到外地出差,或者正在通勤與旅行途中,這些時候,要怎麼保持足夠的工作生產力,來應付移動中意外的任務,或是利用行動間零碎的時間?  

 

我自己也會遇到的現實情況,就是有時候接起手機需要用紙本記下談話重點,進入別人的辦公大樓後網路收訊不良,這些時候,如何沒有「事先做好準備」,那麼就會很糗。

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就是「為了讓行動間、移動中更有生產力」,我們可以做好哪些準備?

當然,我的出發點不是要拋棄行動工具回歸原始,而是在「善用數位 App、雲端服務」的情況下,做好準備,同時活用「數位」、「紙本」、「在線」、「離線」的優點,讓面對各種行動工作問題時也都能迎刃而解。 
 

一、準備好可以放入皮夾的微紙筆

我目前不管是做筆記、寫會議記錄,可以的話一定全部以行動裝置來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同步整理、工具功能具有多樣性,相關心得可以參考:

無紙化工作方法,不「紙」數位化,還需行動化雲端化
Android 手寫筆記軟體 App,五款值得推薦的免費手寫板
Evernote 的完全記憶與專案管理筆記方法

但是仍然有可能遇到需要使用紙筆的「意外狀況」,所以我一樣會隨身準備好可以隨時應用的紙與筆。

只是這時候就不需要真的帶一本很大的筆記本佔用空間,我自己會使用「小紙片」與「伸縮筆」的文具來應付。「小紙片」我是自己裁的,其實也可以運用名片後面的空白,總之以可以放到皮夾裡為準。

productivity-01

而「伸縮筆」可以去買一種 8~10cm 可以伸縮(也有不能伸縮)的小型原子筆,這樣就可以把伸縮筆夾入皮夾內層,並且皮夾還是能夠摺疊蓋起。

把這樣的「微紙筆」組合輕鬆放入皮夾中,而皮夾相對不容易忘記帶,要取用時也很方便。但就像前面說的,可以的話我一定用數位筆記,所以微紙筆之所以要「微」,就是以備不時之需,平常則盡量不要佔用時空資源。

productivity-02 

二、準備好隨身筆記用的照相機 

接續前面提到的微紙筆,使用小紙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絕對不會把內容「只是」存在紙上,因為實在太容易搞丟,又不好搜尋。而小紙片不大,適合快速書寫,並且適合「拍照存入 Evernote 筆記」,大小剛剛好!

這就講到隨身帶著「相機」,也是做好行動生產力準備的重要步驟,在移動之間有太多太多重點內容其實你可以不用寫下來,而可以「拍下來」

行動中就已經沒什麼時間了,如果有相機可以幫你把眼前所見的重要內容做最快速紀錄,何樂而不為? 當然,你一定已經想到,現代人最好的「筆記相機」,無庸置疑的就是你的手機。

productivity-03

三、讓重要文件離線可讀

雲端同步當然很棒,在有網路的情況下可以讓你比其他人都要更加有效率,但是如果沒有網路的時候呢?

當我自己要出差去演講,或是要去別人的地盤開會時,不確定對方網路狀況,那麼我一定先把 Google Drive App 中接下來要用到的文件做好「離線」設定,不管是文書、表格、簡報。

如果忘記在辦公室出發時做離線設定也沒關係,車上或是總找得到有網路的地方去做離線設定,保障自己到達目的地時就算沒有網路一樣可以工作。

productivity-04 productivity-05
 

四、準備好快速開啟文件的捷徑

假設接下來我是連續好幾天的東奔西跑行程,為了讓緊湊的行程之間,我還是可以隨時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時間完成工作,那麼把常用文件資料設定成 Android 手機的桌面捷徑也是很重要的。

我會把接下來一週會常常用到的 Evernote 筆記、 Google Drive 文件設定成桌面的捷徑,方便自己隨時取用。

productivity-06 [productivity-07

](http://lh6.ggpht.com/-URAKX87PrOA/USwgNgerrmI/AAAAAAACSo4/zlSM8o_FkRU/s1600-h/productivity-07%25255B2%25255D.png)

五、過濾出重要新任務通知

不管是出差或旅行,移動中我們一般不需要回覆不重要的任務邀請,但是如果是非常重要的郵件任務通知呢?

為了同時滿足下面兩個需求:

1.不要被不重要的任務干擾移動
2.但是最重要任務仍然需要即時接收

一定要把自己的行動裝置通知系統做好過濾。例如在 Gmail 中,我會到設定裡把預設的收件匣設定為「優先收件匣」,並且在「管理標籤」中設定只同步接收重要資料夾裡的標籤。

Gmail 的自動過濾,加上自己的標籤手動過濾,可以讓我在移動中只會接收到重要郵件的通知,一般郵件完全不會干擾我。

productivity-08 productivity-09
 

六、行動中整理待辦清單與行事曆

在移動中的空檔,例如搭乘交通工具時,我自己認為很適合做一件事情:回顧與規劃一下待辦清單行事曆

因為這種不知道要幹什麼、無法做正事、時間又短暫的時刻,就拿來做「沒有辦法實際生產成果」但是你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便是:

刪除已完成任務,規劃接下來任務可能需要的時間。

盡可能不要把寶貴的辦公室桌上工作時間拿來做這類規劃,既然在辦公桌擁有最好的工具,那麼應該以「生產成果」為首要目標,而規劃安排的動作,就可以留在移動間的零碎時間來做。

productivity-10  [productivity-11

](http://lh5.ggpht.com/-9A7iCaksn40/USwgalRaH9I/AAAAAAACSp4/GptBrTR4pyA/s1600-h/productivity-11%25255B2%25255D.png)

七、可離線的知識吸收

有時候在通勤的過程,可能遇到有一段路程完全沒有辦法上網;或者等車時有一個比較充足的空檔,但是連規劃任務之類的所是也都已經完成了。

這時候我會打開「已經準備好」的知識閱讀工具:「 Pocket 」,好好讀完一篇之前儲存下來的稍後閱讀文章。

Pocket 有個優點,就是會在平常有網路時自動同步、下載好所有文章,所以即使遇到離線情況,我打開 Pocket 一樣能讀文章,而且我平常完全不需要手動去做額外的準備。

productivity-12 [productivity-13

](http://lh5.ggpht.com/-lVkCrmm7xe8/USwglC0EnKI/AAAAAAACSqY/-z_5XYTi12E/s1600-h/productivity-13%25255B2%25255D.png)

八、可連線桌上電腦的準備

有些任務真不是手機適合做的,如果在移動過程中,老闆忽然要求你用某個只能在電腦上操作的專業軟體處理好一個檔案後寄給他怎麼辦?或是忽然要你找一個只能在公司電腦操作的檔案怎麼辦?

所以行動裝置上也可以做好隨時能「連回自己的桌上電腦」的準備,例如之前介紹過的「 AndFTP 」,或者像是「 TeamViewer 」這類 App。

productivity-14 productivity-15
 

小結:

以上就是我會在行動前「做好準備」,讓自己行動中更有生產力的一些方法,有些可能必須養成習慣,但大多數都不是需要你反覆手動去做,而是自動設定完成的,不會很麻煩,只是需要經驗與想法去實踐。

轉自電腦玩物

關鍵字: #數位工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