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新經濟高峰會(Japan New Economy Summit)中,當前科技界最重要的幾個巨頭,包括孕育出Android的Andy Rubin、Twitter及Square創辦人Jack Dorsey、Skype創辦人Niklas Zennstrom等人都到場演講並參與討論「破壞式創新」的意義。雖然人在台灣的我們無法到現場接受親炙,但以下將摘錄演講中的精采段落,供讀者們做為參考。
Andy Rubin
大多時候,我們不能直行到底。反覆琢磨和盡早體驗失敗非常重要。假如事情進行地不順利,那就修正路線、繼續嘗試。你必須要將目光放遠,描繪出未來的成功樣貌。在目前的大環境中,我們必須賦予人們勇氣,創造出破壞式的新商業模式。
Jack Dorsey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破壞式」這個用語。一個成功企業追求的不是「破壞」,而是深知眾人的需求後,做出實際行動回應。我認為「破壞式創新」代表的應該是專注實踐理想,並且回應人們的需求。
Niklas Zennstrom
破壞通常是指產業外圍的人為業界帶來的徹底改變。身為產業的一份子,通常很難成為破壞者。破壞就是創造出容易上手的服務,簡化現有的一切。
資料來源:SD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