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創業小聚年會】 俞永福~創業要打群架
【2013創業小聚年會】 俞永福~創業要打群架
2013.04.30 | 創業

在UC,我們的決策機制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說不,但是必須要有一個人負責做決策。 

2006年年初,我第一次見到了今天在UC創業的兩個搭檔何小鵬和梁捷,當時我還在聯想投資,而他們正在找投資。接到他們遞過來的名片,我愣了一下:兩個人名片上的Title怎麼都是副總經理? 

我馬上就問總經理是誰?他們的回答讓我眼前一亮。實際上,小鵬和梁捷就是公司的負責人,都印「副總經理」有兩個考慮:第一是見客戶的時候,如果有些問題不好當場拍板,可以說「我們再回去跟老大商量商量」。更關鍵的是,他們覺得兩個​​人都是技術出身,未來需要找到一個在戰略規劃、經營管理上更成熟的人,由他來當總經理。 

這是我投資生涯看過的五百家創業公司中,創業者第一個能這樣想問題的,背後體現了一種大智慧。 

中國的技術類創業公司,有明顯的成長天花板,員工一百多人,收入兩三千萬,大多熟企業就再也長不大了。為什麼?因為創業者自己都是技術和產品出身,在公司管理和戰略規劃上並不擅長,但中國的創業環境又要求創業者「十項全能」。投資人如果意識到這個問題,通常幫助找一個副總裁來,補充團隊能力。但由於很多事情還是需要企業「一號位」決策,瓶頸問題還是無法完全突破。

要突破成長瓶頸,還得創業者自己有「打群架」的意識。中國當下的創業環境,對創業公司的要求是「十項全能」,技術、產品、管理、市場……任何一塊「短板」都會限制木桶的盛水量。創業者不能一味單打獨鬥,而補短板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找搭檔。 

我對聯想柳傳志柳總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一直銘記於心,創業要有大成,建好班子是基礎。對創業者來說,組班子的前提是志同道合,選搭檔的核心標準就是能力互補,你做不到的事,你的搭檔能做;搭檔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大家就互相「越看越美」,團隊也就越來越和諧,讓班子成為一個完美的「木桶」。 

今天如果有創業者來找我談投資,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會問「你們團隊有幾個Partner?」在我看來,三個人是比較好的創業團隊架構。一個人很容易「一言堂」,兩個人時間長了也會累積矛盾,三角形則最穩固,兩個人有分歧時,還可以聽聽第三個人的意見。

當然,早期人多了也有效率問題,所以建班子這個環節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決策機制。小公司、家族企業通常都是「一言堂」:Nobody Can Say No(沒人可以說不),大企業或跨國公司則往往走向另一個極端:Everybody Can Say No,Nobody Can Say Yes(每個人都能說不,沒人能說就這麼做),典型的「假民主」,人人都可以說不,但到了決策時,卻永遠停留在討論階段,沒人願意承擔責任。 

有鑑於此,UC將自己的決策機制定為:Everybody Can Say No,Someone Can Say Yes—每個人都可以說不,但是必須要有一個人負責做決策。比如在公司戰略、市場管理上,我就是UC的「一號位」,所有人都可以提意見,但最終做決策的一定是我,而產品創新上的一號位是何小鵬,我們可以提意見,但最終拍板的應該是他。原因很簡單,在各自的領域,我們都用了最多的時間去思考,即使犯錯誤,這個學費也要交給「一號位」。 

志同道合、能力互補、決策機制,建班子時做到這三點,創業團隊就具備了「打群架」的能力,也才有可能突破瓶頸,走得長遠。 

出自創業邦
 

【2013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時間:6月26日(週三) 9:30-17:3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R201,台北市徐州路2號2樓
講者陣容:英國貿易投資署產業顧問Tony Hughes、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凱鈿行動科技行銷副總經理王為中、雷亞遊戲共同創辦人張世群、Adonit共同創辦人Zach Zeliff、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500 Startups大中華區合夥人馬睿、Cherubic Ventures合夥人Greg Lee、AAMA搖籃計畫北京/上海/台北創業家等。
參加方式:5/25前享早鳥票65折優惠
活動詳情:www.bnext.com.tw/edm/meet/30/

【AAMA台北搖籃計畫】招募第二期創業家
這是一項非營利的創業家培育計畫,以「學習、分享、友誼、回饋」為核心價值,邀請12位產業菁英擔任導師,進行一對一輔導,並有各類交流學習活動。聚焦4大領域創業家:網路科技、文化創意、社會企業、生活服務
報名截止:5月19日
活動詳情:www.aamataipei.com.tw/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