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諭緯] 拒絕網路白色恐怖
[盧諭緯] 拒絕網路白色恐怖
2013.05.28 | 創業

正在紙本雜誌截稿之日,我突然一陣擔憂,會不會某一天,我們不能如此自在地寫作?不能自由的尋找資訊? 擔憂的源頭來自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近日表示,因網路侵權具有傳播快速、即時擴散的特性,此類侵權行為如不即時嚇阻,將對我國相關產業發展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擬修正著作權法,權利人檢舉境外網站侵權且罪證確鑿,智慧局將下令ISP業者以IP位址或DNS封鎖技術,讓民眾連不上網站,最快於下個院會期間審查。

智財局新聞稿中指出,會針對具有「專門從事著作權侵權行為」或「網站內容一望即知均係侵害著作權」之網站,但其中值得討論的是,誰來做此判斷?標準是什麼?有比例原則嗎? 幾天後智財局又發布了補充說明指出,目前法案正在收集各方意見,初步規劃封鎖之對象僅限伺服器設置於我國境外之「重大明顯」侵害著作權的網站。就實際的狀況,許多這類網站會透過眾多主機當跳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根本是防不勝防,不少人都有到中國大陸出差的翻牆上網經驗,以中國網路長城的嚴密程度尚無法斷絕,台灣有可能做到嗎?智財局新聞稿中都這樣寫著:「權利人卻因屬地管轄問題,取締困難。」這樣作法,也不過就是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不僅無法治本,也無法治標。

坦白說,身處在出版業,許多同業都有著內容遭侵權的狀況,但事實是,不論各別單位或是公會,都多次向政府提出檢舉,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根本抓不到侵權的源頭。網路上有人舉了個淺白的說明,在許多夜市,我們都買得到盜版的音樂CD等產品,那麼是不是也應該把夜市給關了?5/28日,智財局又說,像PPS網路電視網站因部分內容有得到授權,不在封鎖範圍。要處理的是百分百侵權網站。百分之百?那經營者隨便寫個東西放上去就不是百分之百了啊~~

從眾多實務面來看,執行上的確有許多困難,這個案子充其量,也許就是做個樣子。如果是做個樣子也就罷了,就怕未來會將法條意義的無限上綱解釋。我相信智財局原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關鍵在於,民眾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緊繃,在許多事件上,都容易看到政治操作的痕跡,民眾相信鄉民講的話還勝過官員吧,加上過去戒嚴的經驗不遠,這樣提案,很容易令人擔心過去的警總,在網路上重生。所以此事的爭議點不在於保護智財這件事,而是管制及封鎖的概念,事關社會的發展走向。人民能看哪些東西,是應該由政府來決定嗎?

在美國,之前的SOPA法案就鬧的沸沸湯湯,這個全名為《禁止網路盜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的案子,由共和黨議員Lamar Smith於2011年11月提出,得到了眾議院兩黨共12名眾議員的連署支持。如果該法案得到通過,將擴大美國執法部門及版權擁有者在應對網路上販售盜版產品的權力。該法案一出,不僅引發眾多反對聲浪,包括Google、維基百科等21個網站,還發起了自我抹黑關站行動,在多方聯手下,最後主要提案的美國眾議員 Lamar Smith 在2012年1月宣佈撤回 SOPA 法案。在最重視智財權,甚至把它當作成一種資本手段的美國,都不敢妄自行動,台灣憑什麼?

做為內容的生產者,我們當然希望所產製的東西被合理應用,但有次我們訪問導演戴立忍,他提了一個值得深思的點,之前他拍攝的電影「不能沒有你」被盜版,促使他回頭思考,:「以前是為了情之所至然後有了創作,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是為了賺錢而去創作?所以孰輕孰重、孰先孰後,我會去想這件事,回到創作的初衷,我也就不會那麼生氣。」人類最原始的創作欲,其實就是為了溝通或分享,減少彼此的差異,增加彼此的認同,那麼版權只是附加價值。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也正式發表聲明指出,台灣既為開放社會,網路接續權 (透過網路取得資訊的權利) 應視為基本人權之一。對於任何使用行政力量封阻境外或特定網站的行為都應該要謹慎從事,並理當將台灣人民使用網路獲取資訊的自由及網路安全放在第一順位。「歷史本就是私有與公共權力間永無休止的拉鋸戰。」近期一本討論新媒介與網路中立性的專書「誰控制了總開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的作者吳修銘如此提醒。

保護智財、 阻絕色情,看起來理由相當正當,但也往往成為政府管制言論、封鎖資訊的大旗,達到集權化管理及愚民的目的。現在開關在我們的手上,我們不應該這麼輕易就交出我們的自主權。如果你也支持並關心這個議題,不妨加入這個「挑戰總開關」的討論專頁,越多人討論,我們才可能有一個具思辨精神的公民社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