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 Femas HR-專為中小企業打造,雲端血統的人資服務
【Meet創業之星】 Femas HR-專為中小企業打造,雲端血統的人資服務
2013.06.20 | 創業

一直以來,台灣都是個創業風氣興盛的地方,新一波的科技趨勢出現,新的創業潮似乎也跟著湧現。不過,不管是農業轉型工業,還是硬體整合軟體,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是任何時代創業家共同的課題,因此「能省則省,一人多工」,是許多新創公司的常態。但是另ㄧ方面,麻雀雖小,五臟還是得俱全,尤其是人事、薪資等企業之本,不論是大企業或是小公司,其實都不應該馬虎。

不過,校長也許可以兼職撞鐘,但有些專業要無師自通,也不是一學就會。進入數位時代,雖然比過去把資料都以紙本建檔好管理,相對複雜的人資管理軟體,學習的門檻依舊存在,而且坊間的相關產品,價格往往也不斐,對「什麼都有,就是沒錢」的新創公司來說,也算是筆不小的支出,至於像大企業設置職員管理、使用客製系統、專人服務,當然就更是天方夜譚了。

鋒形科技的 ,雖然去年才正式開放,兩位創辦人與「雲端」的緣分,卻早就結下。負責業務的李佳鴻表示,他跟另ㄧ位創辦人杜俐芊,過去在學校的時候,就曾幫教授開發過網路郵件程式(webmail),現在這類形式的電子郵件雖已成主流,在連Gmail都還沒問世、「雲端」二字與科技還沒關係的當時,卻實在是創舉,儘管礙於教授教職在身無法全心投入,最後並未變成Gmail,二人的雲端創業,卻正是在此時埋下了種子。

相較傳統的人資軟體多半是單機應用,一開始就具備雲端血統的鋒形科技,早在2008年時,就開發了雲端架構的產品,也是現在Femas HR的前身,但礙於當時的技術成本昂貴,能夠負擔的只有大企業,所以只能以「私有雲」的形式經營。直到現在雲端時代到來,網路應用的成本顯著降低,使用者對訂閱軟體服務的雲端模式也愈來愈能接受,才下定決心將過去的私有雲產品,轉為現在的Femas HR「公有雲」形式。

然而,從私有雲轉為公有雲,當然也不是只有好處-企業的資安問題如何處理?李佳鴻認為,人資應用所承載的資料,可說是一家公司的命脈,大家當然很敏感,他們在加密等工作上也不敢掉以輕心,但另ㄧ方面,不用花大錢採購專業軟體,就能持續升級,也不用維護、設備,還能享有過去大企業等級的產品服務,加上能依公司成長狀況隨時彈性調整的方案,種種原因,讓使用Femas HR的意願,往往遠大於顧忌。

當然,目標客群由資源豐富的大企業,轉為百廢待舉的新創公司,當然不是解決資安的問題就沒事,從功能介面、訂閱方案,甚至到整體產品服務策略,都需要重新思考,並根據使用者的回應進行調整,不過,至少在基礎上,由兩位雲端老將帶領的Femas HR,可不是一般市場後進者可以隨便比擬的。

團隊 Team 8人

公司服務 Project Femas HR是台灣首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不用一次花費鉅資購買軟體,並能持續升級、不綁約、免維護、免設備,也無隱藏費用

成立時間 Founded Time 2004年公司成立 2012年完成Femas HR架構

主要用戶 user

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每月付費的訂閱模式

網址 **** [

](http://www.femashr.com/)

延伸閱讀 連結倫敦/矽谷/北京/上海/台北【2013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6月26日(週三),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以「跨界‧共榮‧創新交鋒」為題,邀請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英國貿易投資署產業顧問Tony Hughes、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以及500 Startups、POP、Adonit、凱鈿、雷亞遊戲、AAMA搖籃計畫北京/上海/台北創業家等,分享創新創業經驗。

依不同身份享有不同的報名優惠,9大主題、20位講者、8小時充電,一起學跨界、學創新、學創業、學視野、學共榮……現場座位有限,快把握時間預約你的學習機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