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創作時代來臨!
全民創作時代來臨!
2013.06.28 | 創業

燈罩上的紋路如髮絲般彎曲纏繞、桌燈以蔓生植物的蜷曲樣貌構成曲線優美的花紋……,傳統工法無法實現這樣的設計,但3D列印讓創作回到思考、藝術的本質,也讓任何人都有能力實現自己的設計理念。

日本和服的迷人之處,在於領口優雅地交疊在胸前、雙袖隨風輕揚擺動的典雅姿態。台灣德芮達設計團隊將此特性融合進燈具設計,燈具表面紋理除了以大迴繞來表示行走間大幅律動的袖擺,更以細微的圓圈傳達出細膩的服飾質感。「傳統方法是做不出來的,只有3D列印才能實現這種精細的設計,」台灣代理3D印表機的德芮達總經理彼得(Peter Chiu)說,雖然主業為3D印表機代理,但它們幾年前看好3D列印對文創產業的改變,便開始培養設計師經營自有品牌。

傳統作法中,產品設計要考慮到模具必須脫模的限制,密集而重複的圓圈堆疊、如鸚鵡螺般一層層的弧形設計,可能會被工廠打回票。但3D列印帶來的「加法製造」,則讓所有創意只要按一個鈕,就能跳出設計圖在眼前成形。

省下開模成本
對文創設計者來說,3D****列印打破了原來卡在理想/現實中間的鴻溝。此外,它也打破了過去動輒百萬的高昂開模成本,對年輕剛創業的設計師來說,大幅降低進入門檻,將有助於更多台灣創意夢想的實現。以台灣工業設計為例,光是大學部畢業學生就近2千人,這些生力軍在過去以代工製造為主的產業環境,不易找到發揮的空間,但未來就有較大的獨立創業空間,為產業注入更多設計力量。

曾獲獎無數的知名台灣設計師、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分享了一段年輕時的故事:當時他有兩位好朋友,立志攜手創業,走上設計之路,其中一人甚至把房子抵押了。結果他們一年中只開了一次模、量產不到2千個,就燒光500萬。「早年台灣文創規模小,開模這件事是最大的挑戰,但3D列印出現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謝榮雅說。

3D列印創造出客製化、少量多樣的特性,正符合文創產業價值。謝榮雅指出,以往的工業設計追求量產,但未來經由3D列印,將解放這個觀念,轉向商學價值,「設計可以只為一個人做。」跳脫量產的思維框架,最終設計得以回到藝術本質。

在這樣的思維和技術門檻下,文創將走入「全民設計時代」,只要有美感創意的人,都能將設計作品呈現出來。國外的MGX、Shapeways等網站都是成功範例,它們開放所有設計者在網路平台上投稿,結合社群挑選好的作品生產,並透過網路販售,所得則由設計者和網站拆帳,這是「共贏」模式。

數位創作風行
德芮達科技正計畫跨足類似的數位創作平台,它們八年前就代理多款印表機,五年前跨足3D列印文創設計,做出多款複雜度極高的燈具。近來更和故宮合作,將知名玉龍紋盤、翠玉白菜等藝術品都掃描為3D檔,再加上現代化的設計加值,印出古今融合的新潮藝術品。

現在德芮達打算仿照國外商業模式,建立開放的數位創作平台,讓所有具設計力的人都能投稿,並鼓勵更多外部設計師加入平台,德芮達能幫他們印出來,透過自有網站的電子商務進行販售。

不過究竟誰能在這樣的模式下賺到錢?「一個是大型平台,另一種則是名人、名設計師,」謝榮雅認為,雖然網路讓更多人的作品有管道被看見,但設計是非常注重品牌的產業,因此「名人效應」讓強者越強,「這就像App Store一樣,當上面有100萬個App,還是很難被看見。」

但客製和量產並非衝突,而可並行並存。舉例來說,Nike、蘋果也做某種程度的客製化,例如每個人的App內容、排列都是個人化的,但卻又和量產形成互補的商業模式。「找出利基商業模式,就決定企業在未來能否取得優勢!」謝榮雅說。

**3D列印帶來的文創變革
****改變一:從減法變加法,突破設計極限
****改變二:降低開模風險與成本
****改變三:設計更加數位化、客製化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No.227》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在亞洲創投市場相對低迷的這兩年,投資人出手愈發謹慎,新創募資的門檻明顯墊高,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團隊,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投資人點頭注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方睿科技卻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4月成立,同年9月就達成首輪募資新台幣1億元的目標——投資人包含多位上市公司企業主以及家族辦公室,從零到億,方睿科技只用了短短5個月,在資本市場普遍謹慎、投資人出手趨於保守的當下,其募資速度與成績,顯得格外亮眼。

究竟,方睿科技是如何獲得投資人青睞?答案藏在兩個關鍵要素裡:一支讓投資人信任的明星創業團隊,以及一個切中市場痛點、充滿潛力的巨大生態系。

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市場——商用不動產

方睿的創辦成員多為連續創業家,具備扎實的產業經驗與過往成功紀錄,這是建立投資人信任的第一塊基石;但真正讓資本市場眼睛一亮的,是他們選擇切入的賽道——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與背後的生態系。

「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需求非常穩健,屬於剛需市場,」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尤其近年來受到台灣戰略地位改變、台商回流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更讓這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這個市場卻長期被忽略——多數人只看到住宅不動產的熱絡交易,卻沒注意到商用不動產背後的龐大商機。「過往的技術門檻與商業模式都受到限制,只看交易金額又小於住宅市場,既有業者沒有誘因與資源去整合。」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圖/ 數位時代

從交易金額來看,商用不動產的規模確實只有住宅市場的十分之一,但真正的商機,在交易完成後才正要展開。「我們認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不應只有前端的租賃、買賣等交易,還包括交易背後衍生的各種服務需求,」方睿科技營運長陳致瑋解釋,當企業完成辦公空間的租賃或購買後,接下來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服務需求,像是室內設計規劃、辦公家具採購、保全系統建置、資訊設備安裝等,這些都應被納入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範疇內,過去這類服務缺乏共同的連結中心,而方睿完整的不動產資訊正好能成為整合的核心載體。

深度且完整的資訊整合,成就邁向產業 AI 轉型的關鍵

有了好的賽道,運用紮實技術結合不動產領域專業轉化出的高執行力,更是方睿脫穎而出的關鍵!
得力於跨領域中頂尖的技術與產業人才,在過往30餘年無人成功整合的孤島數據,方睿團隊僅用了短短數月就有階段性成果,並預計在今年度推出全新的商用地產智慧平台。

「正確、深度的資料整合是絕對必要的。新時代的 AI 要具備差異化競爭力,關鍵仍在於是否擁有足夠且深厚的領域數據。前期這些準備,是值得的投資。」方睿科技技術長郭彥良指出。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訊的連結中心。
圖/ 方睿科技

未來方睿將能透過智慧演算法協助企業解讀市場趨勢、預測價格走向與分析潛在風險,並從專業角度揭示過去不易察覺的關聯與洞見,為使用者提供高度精準且正確的答案。無論是企業需求或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得莫大助力。

以數據為基礎,方睿也能進一步開發各種領域內專屬的 AI 工具,包含空間規劃、資訊收集,甚至能自動化產出專業報告書。

擴大徵才,同時培養新時代跨領域人才

隨著 AI 新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希望將科技與 AI 應用於自身專業。然而,不動產這樣深度的垂直領域,往往缺乏適合的環境。若沒有真正融合科技思維的團隊與文化,就難以培養具備轉型能力的人才。

身為在 AI 原生時代誕生的企業,相較於近年流行的「AI First」,方睿的企業文化反而是「Think First, AI Second」。執行長吳健宇表示:「我們認為在 AI 時代,最關鍵的是『高認知人才』──能理解技術的可能性與侷限,並融合自身專業,讓 AI 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經歷了許多時代,從數位轉型到 AI 轉型。技術固然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但產業累積的行業知識與深度智慧也是金礦。我們必須結合兩者,才能開創新時代。」吳健宇強調:「我們希望有更多高認知、願意嘗試並接受新技術的產業人士加入,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 的團隊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的團隊
圖/ 方睿科技

目前,方睿正擴大徵才中。無論是不動產領域的專家,或對 AI 與科技應用懷抱熱情的人才,都誠摯邀請加入團隊,共同打造引領產業轉型的下一個關鍵平台。

方睿科技官網: https://www.funraise.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