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握你家電視的未來~硬體篇
誰,掌握你家電視的未來~硬體篇
2013.08.06 | 行銷

網路,是智慧電視讓人想像無限的原因。然而,市面上早不乏這類產品販售,而一般人家裡的電視依然沒多少「智慧」的結果,顯示相關業界雖在鼓吹智慧電視的光明未來,但真正讓理想成為現實的產品,似乎尚未真正出現。

畢竟,對一般人而言,「電視 x 網路」不過是個抽象概念,就像在iPhone之前,能夠上網的手機,早已有許多科技、通訊巨頭生產,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行動革命,卻是到了iPhone的問世,才真正開始,而現在,如果智慧電視需要一家不只把產品做出來,更要「把產品作對」的公司,還有哪家消費電子品牌,比蘋果更值得期待?

智慧電視「硬體」代表:Apple
產品服務:Apple TV;iTunes Store

相較競爭對手Google,依舊在摸索屬於自己的「大螢幕之道」,從iPod時代就開始跟內容產業打交道的蘋果,在邁向智慧電視的未來上,鋪路的歷史可說早了許多,而具體的「載具」產品,莫過於現在台灣也已經買的到的Apple TV:

Apple TV─不再是「嗜好」的智慧電視先驅
比iPhone更早一年就問世的Apple TV,雖然當初被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戲稱為公司的嗜好(hobby),一開始定價更高達229美元,二代起降為99美元的「蘋果電視」,目前不僅在全美機上盒產品的市佔過半,全球出貨量也突破千萬,儘管相較iOS產品以「億」為單位的銷售量,仍屬小巫見大巫,但也因為自家行動產品的普及,讓同處蘋果生態圈的Apple TV大受其惠,而代表性串流機制─AirPlay,更是這陣子成為話題的Google串流周邊Chromecast,被拿來比較的主要對象。

iTunes Store─最全球化的內容商店
當然,就像所有的蘋果產品,硬體產品跟軟體服務可說是一體的兩面。掀起音樂產業革命時還叫做iTunes Music Store的音樂商店,如今已經是影音雙棲的內容平台。儘管在內容產業蓬勃的原生地美國,iTunes Store也許只算消費者的選擇之一,隨著iOS產品在全球的攻城略地,近年來iTunes Store的腳步,也逐漸邁向世界的各個角落,甚至以目前而言,說其是真正全球化的內容平台,也絕不誇張。

真正的「殺手」產品─ iTV?
Apple TV在一開始的名字,其實叫做「iTV」,是在正式推出時,才以前者為正式的官方名稱。雖然蘋果旗下的產品,並非都是清一色以「i」字頭命名,但捨更簡單易記的iTV,選擇與「目前」其他產品無衝突的Apple TV,的確有些耐人尋味──除非,這名字其實是為了「更適合」的產品而保留。

關於蘋果打算推出大螢幕智慧電視的傳言,早已不是一、二天的事,尤其在iPhone的語音智能助手Siri驚豔世界後,加上稍後發行的《賈伯斯傳》中,賈伯斯曾表示,終於破解了目前使用電視最讓人挫折的事情之一──操作介面,能像iPhone般直覺使用的電視,就成了外界認定,蘋果「下一件大事」(next big thing)的頭號候選人。然而,這款被期待能像iPhone般顛覆產業的產品,至今依舊連影子都不見,更有傳言指出,也許「iTV」並非獨立運作的產品,而是目前蘋果產品的一款「螢幕周邊」──當然,真正的答案,一向喜歡搞神祕的蘋果,不到最後一刻,顯然沒人知道。

同場加映:新秀小米與巨人聯想
以優異的性價比獲得許多粉絲支持的小米手機,可說是近來Android陣營的「平民品牌」代表。不過,以中國本地為主要市場的智慧手機新星,雖然手機業務仍蒸蒸日上,觀去年年底發表、今年年初正式推出的小米盒子機上盒(下圖左),小米顯然也已開始在智慧電視領域「試水溫」。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同樣是Android架構,這款機上盒產品,卻沒有選擇採用Google TV的平台,而是小米自行開發與串聯應用。

不過,在中國選擇Android,卻不選擇Google TV者,顯然不只小米一家。最近剛成為PC龍頭的聯想,在2012年初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搶先推出的首款Android 4.0智慧電視Lenovo K91 Smart TV,不像同年底宣布的小米盒子,是款擁有至少40吋螢幕、貨真價實的「電視」產品,而且平台上不僅有應用商店,如攝影鏡頭、3D顯示等高階電視的配備機制,也都不缺,顯示聯想對智慧電視的「覬覦」,可能已有一陣子──畢竟,當隻才剛開始的智慧電視領域菜鳥,比起已經走下坡的PC領域之王,也許更有意義。

智慧電視「硬體」代表:三星
產品服務:Smart TV;Boxee
蘋果的競爭對手中,同為消費電子巨頭的三星,不論在市場上或是法庭裡,比起搜尋巨人Google來說,也許都更直接跟激烈,而若蘋果進軍大螢幕一事屬實,身為目前最大電視製造商的三星,兩者本已白熱化的競爭,顯然又將另闢全新的戰場。

三星的「Smart TV」
儘管本身是Google TV的合作夥伴,一向習慣「雞蛋不放一籃」的韓國電子巨擘,既然本身就是電視製造商,當然不可能沒有自己做智慧電視的想法。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的連網電視嘗試,現在品牌更直接叫「Smart TV」的智慧電視產品,最高端的機種,甚至連聲控、體感、App、3D等各種智慧電視看好的「未來」應用方向,都已成為三星的「現在」──儘管對現實的使用者來說,這些嘗試仍屬錦上添花的多。

Smart Touch Remote Control─三星的智慧電視遙控器
App開發者新戰場:三星推出智慧電視SDK,支援付費下載及廣告

Boxee的內容布局,以及首場開發者大會
上個月,三星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以色列的機上盒服務Boxee。除了強化「內容」,同月更宣布,將於10月召開首場三星產品的開發者大會──顯然,應該是消費電子界產品項目範圍最大的企業,並沒打算浪費這股優勢,正打算整合旗下的各種力量,嘗試更多的可能,而身為未來兵家必爭之地之一的智慧電視,當然不可能例外。

同場加映:樂金收購惠普webOS
同樣身處南韓,同樣是顯示面板大廠,也同樣是Google TV夥伴,樂金(LG)面對同鄉的三星,想必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不過,年初時從惠普(HP)手上,買下命運多舛的webOS,並打算將其轉作電視用系統的樂金,顯然並不打算當永遠的「南韓第二」,而有望成為下一波消費電子主戰場,目前更群龍無首的智慧電視,的確是再適合押寶不過。

相關連結:

誰,掌握你家電視的未來:網路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