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的iPhone位置追蹤事件,對許多蘋果粉絲來說,想必記憶猶新,而在邁向生活周遭愈來愈多連網智慧裝置的物聯網時代,擁有追蹤跟被追蹤能力的物品,也愈來愈難以想像──比如英國倫敦Renew公司的智慧回收箱,近來便因進行追蹤路人智慧裝置的新功能測試,而遭到有關當局喊停計畫,而Renew官方也表示,目前已經沒有再進行任何試驗的活動。
裝有螢幕、一點也不像垃圾桶的智慧回收箱,其實在2012年以前,為迎接倫敦奧運的來臨,就已經安置了100個這樣的產品在倫敦街頭各處。然而,近來導致爭議並引起關注的原因,則是12個新裝設了球型追蹤器的產品。有了這些追蹤器,Renew公司的垃圾桶,除了「無差別」的在螢幕上顯示廣告,還多了追蹤任何Wi-Fi開啟的鄰近裝置能力:能認得追蹤目標(裝置)的特殊識別號碼,進而推測攜帶者是否昨天也來過這裡,移動的路徑,甚至速度。
想當然,對廣告主或合作的企業來說,這樣的技術,等於把實體世界,轉換成如網路般可追蹤的虛擬世界,能將重要的實體使用者行為,化成前所未有的行銷、戰略資料基礎。不過,儘管這些智慧回收箱所追蹤的號碼,並無法得知使用者的姓名或其他個資,相較Facebook、Google等網路公司來說,似乎是安全一些,但後者可是有在事前就取得授權──儘管真正會詳閱使用者協議的人,應該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