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黑馬還是眾望所歸?獲英國2013年度設計大獎的政府網站Gov.uk
是黑馬還是眾望所歸?獲英國2013年度設計大獎的政府網站Gov.uk

讓人期待已久的2013年英國年度設計獎(Design of the year)已經公布了,而今年的年度最大獎是頒給由設計師Ben Terrett帶領的團隊,為英國政府整合設計的網站作品Gov.uk
 
Gov.uk的設計規劃徹底考量到民眾進入政府網站的使用需求,以最簡單明瞭且易上手的操作方式,整合了政府單位上千個官方網站,讓民眾可以輕易地在Gov.uk網站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資訊,因此英國年度設計獎評審Deyan Sudjic說:「這個設計,讓上百萬人受利,且讓生活變得更便捷美好了。」

2013年英國年度設計獎(Design of the year)已於日前公布,由英國政府網站Gov.uk獲得了年度最大獎。雖然英國年度設計獎被讚譽為設計界奧斯卡,但當獎項公布的那一刻,編輯自己也不禁懷疑,英國設計獎所頒發的獎項,是不是讓人有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疑慮呢? 如果,你跟編輯有一樣的困惑,請先將這個質疑放一邊,因為當你靜下心好好認識這件得獎作品後,你將獲得不一樣的結論。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63_68tbv2r_l.jpg)![](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67_iuf6i59_l.jpg)

所謂政府官方網站,最重要的就是輕易好上手啊!

如果你有進入政府官方網站搜尋資訊的經驗,應該有大海撈針的感覺吧。一般來說,民眾進入政府的官方網站,一定是有問題待解決,因此無非希望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自己所需的資訊,像是護照申請資訊、填寫納稅表格、預約駕照考試時間等等。因此如果只需要打開一個網站,就可以將所有跟政府單位有關的問題通通解決,也不需重新適應不同的網頁介面,更不會在網站裡迷路,這難道不是一件極好的事嗎? 因此由設計師Ben Terrett為英國政府所規劃的網站Gov.uk,便是整合上千個政府單位網站並重新設計,以最簡單、直覺性設計,讓民眾可以輕易熟悉頁面,並獲得所需資訊,即便是網路新手也不會感到挫折或暈頭轉向。 或許會有人認為Gov.uk網站僅有單純的色塊與明確的文字,看起來並無明顯特色,為何會獲得年度設計獎的青睞呢?在此也許可以再度套用Frame Moooi Award評審Jana Scholze對於設計所發表的一席話:「設計師們用智慧解決這個時代與社會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而這也是設計師應該負起的社會責任,且與這些責任相比,奢華的外觀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以下讓我們來聽聽Gov.uk網站設計師Ben Terrett如何說明這次的設計吧。 **在地更新,建築類得獎作品《Tour Bois-le-Prêtre****》** 英國年度設計獎獎項分為建築、時尚、家具、平面繪圖、數位互動、產品、交通工具設計等七類,除了《Gov.uk》獲得年度設計與數位互動的獎項外,尚還有其他六件得獎作品,因此接下來,讓我們一一針對每一類別的得獎作品進行介紹吧。 首先,建築類得獎作品《Tour Bois-le-Prêtre》,是一棟位於巴黎、半世紀以前建成的建築,面對這樣的老舊公寓,設計師如何在不破壞地基結構的前題下,為公寓增添當代的美學元素,且滿足住戶對於居家空間的需求呢?Frédéric Druot、Anne Lacaton和Jean-Philippe Vassal這三位設計師,進行《Tour Bois-le-Prêtre》這個重建案時,衡量建築整體結構後,選擇擴增公寓的內部空間,打造出陽台的範圍,並利用玻璃穿透的特性,讓陽光可以更輕易的照進屋中,因此評審說:「這是一個簡潔且優雅的解決方式。」改善城市中被棄置或遺忘的部分,使之煥然一新。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75_sbi430q_l.jpg)![](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77_xrkwifd_l.jpg)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79_1158crm_l.jpg)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81_g7jlw59_l.jpg)**與可樂瓶一同飄洋過海,《Aid Pod》獲產品類首獎** 而產品類獎項則是由《Aid Pod》所獲得,這件產品產出至今,已經幫助了上萬個偏遠地區的孩童。《Aid Pod》是由ColaLife的創辦人Simon Berry所設計,《Aid Pod》內可以裝入口服脫水補充液、鋅補充液等急救包,並崁在可樂瓶間的空隙內,因此《Aid Pod》可以隨著可口可樂的通路,運送到許多偏遠貧困的地區,用以改善當地醫療不足的問題。(更多關於《Aid Pod》的詳細介紹,可點閱日前MOT/TIMES的報導〈[2013英國年度設計獎入圍作品,一次盡收眼底](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779&type=0)〉)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47_u86edag_l.jpg)![](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49_fnftrxv_l.jpg)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51_o2fp5k9_l.jpg) 《Aid Pod》包裝內還很貼心地附上使用說明書。(Photo credits:Design of the year) **家具、平面繪圖、交通工具等獎項** 今年家具類獎項頒給了由德國設計師康斯坦丁‧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與Mattiazz合作推出的單椅《Medici》(左下圖),顯然此結果並不讓人意外;身為國際知名產品設計師,康斯坦丁‧葛契奇的作品已獲得諸多獎項肯定,因此《Medici》一推出即受到各界注目,而此作品也展示在今年米蘭家具展Mattiazz的展場上。 而平面繪圖獎是頒給了201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平面視覺設計(右下圖),是由平面設計師[John Morgan](http://www.morganstudio.co.uk/)所製作,並為雙年展設計了新的字體。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85_to93uct_l.jpg)![](http://pcdn1.rimg.tw/photos/3543001_j0wlqvv_l.jpg)   交通工具類的獎項則是由可變形折疊的輪胎《Morph folding wheel》獲得,這款輪胎設計改善了輪椅使用者的收納問題,使輪椅在搬運、收藏時,變得較為輕便且不佔空間。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59_owqe3qf_l.jpg)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57_3w219so_l.jpg)![](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61_zapxk7t_l.jpg)   **時尚教主****──Diana Vreeland****紀錄片獲獎** 最後,獲得時尚類獎項的作品《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紀錄片,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剛好MOT/TIMES在去年12月也有專文介紹──〈[連Anna Wintour 也退避三舍的「時尚教主」——Diana Vreeland紀錄片即將在台上映](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57&type=1)〉。而英國年度設計獎將時尚類獎項頒給這部紀錄片,也是更加肯定了Diana Vreeland在時尚界的影響力。  ![](http://pcdn1.rimg.tw/photos/3542955_cu0pd93_l.jpg) 出自[MOT/TIMES 劉宏怡](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468&type=1)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