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創業】 殺價王楊濟成~滿足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最重要
【到中國創業】 殺價王楊濟成~滿足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最重要
2013.08.23 | 創業

作者殺價王創辦人楊濟成Jeff,於8/8-8/20北京、上海之行後,撰文分享「殺價王的創業冒險故事 北京、上海行後感」,提供台灣創業團隊參考。<數位時代>取得授權刊登。

充滿「活力」與「魔豆」

也許因為我自己在創業的緣故,在大陸這幾天,我每天都充滿著活力與動力。白天在外面都能看到很多機會,也能看到很多Business Model(以下簡稱魔豆)在這裡被驗證。

例如有次我注意到路邊有位大嬸坐在那,看起來也比我媽年輕沒幾歲而已,前面掛著「貼膜」二字,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貼膜的。我一開始就懷疑他會貼嗎? 在鐵道路邊旁,灰塵那麼多,他能貼好嗎? 每天能有這麼多手機給他貼嗎? 這樣能餬口嗎? 一連串的問題從我們腦海裡閃過。但是,當我正懷疑這個「魔豆」到底能不能做的時候,我往前又遇到相同「魔豆」被複製,再前面我又看到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的時候,我就不再懷疑了。我知道這裡一定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才會在沒幾步就看到多家相同的模式。這讓我想到以前很多人常質疑我們說:「你們的商業模式沒有門檻? 很容易被模仿! 那個誰誰誰做了你怎麼辦?」尤其這次來北京,我被問了不下十次。

所以我發現,不管你是做什麼的,要來中國的話,先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準備好。當你連這個題目都沒辦法回答的時候,表示你還不瞭解你所在的市場情況。更多讓我有感觸的「魔豆」還有販賣一卡通、發DM海報、賣優酪乳、三輪計程車、798文創、拜孔子……等等等,反正到處充滿「活力」與「魔豆」。只要用心看,你會發現他們很多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魔豆」,卻能創造出來大商機,彷佛就是充滿了神奇魔力豆子似的,結果會讓我們意想不到。

另外,我發現大陸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要滿足消費者。有天,我在搭地鐵時看到一家名為「酒仙網」的廣告。對於它們提出來的三個誘因「絕對保真」、「2折起售」、「破了我來賠」,有點驚訝。因為,在我們的認知,「真假」可能不需要保證,假的本來就不會賣,「破了我來賠」更是有趣。這都能當作宣傳的要求?要是叫我們想,我們絕對想不出來這種文案。我多次跟我們在北京的朋友說我很羡慕你們在這樣的一個充滿活力跟機會的北京。

你今天「打飛機」了沒****?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發生在8月9日下午,也就是我們參加的第一場發表會。這是創業影院與活動行(台灣名為活動通)在中國國科院圖書館舉辦的臺灣TMT對接會,主持人楊海濤先生在介紹完我們團隊的時候問說:「你們今天搭飛機了沒?」 我當時腦袋想的是「搭飛機」? 大家都是「昨天」搭飛機來的,不是「今天」才搭飛機來的。這時我們臺灣這幾個團隊的創辦人沒人舉手。還沒回過神,主持人就說:「打飛機是微信裡的一個社群遊戲。這個遊戲現在在中國很火。你們都不知道,代表你們根本還不瞭解大陸市場。」讓我明白了,我們要去深入瞭解市場;要瞭解市場,你一定要親自接近市場。

這場發表會讓我學到很多,戈壁創投童總、全球移動遊戲聯盟宋總、高通無線 Ruby 現場給我很多的建議、鼓勵與支持。感謝現場所有投票給我們的創投先進朋友們讓我們拿到大會頒發「最佳投資價值獎」之一。

與本地的公司合作不要單打獨鬥

我一直記得創業邦CEO南立新說的:「若要進入大陸市場,最需要做的是跟本地的公司合作,不要單打獨鬥。」因此這趟北京、上海行,我們特別安排去北京一家做「數位電視」的上市集團總公司拜訪、洽談合作事宜。我們談了2個多小時從服務介紹、公司介紹到後來合作方式,雙方相談盛歡,彼此也都認為若能合作成功,必為會彼此的客戶帶來利益。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高層一致希望,要我們「標牛」。沒錯! 就是要我們標活生生的牛。他們說若能5塊錢買到一頭牛,那他們的客戶一定會愛死殺價王。當下我跟Joanne傻眼,我訝異的說 :「啊? 標牛 ?」。他們才跟我們解釋,因為他們的客戶多是在三、四線城市的農民。若能標「牛」,會非常非常吸引他們。 

不用帶「項目」過去,把你的「心」帶過來就好

這趟旅程都還沒結束,就有台灣的朋友私下問我:「我的案子到大陸去做你認為可以嗎?」「我的案子需要做什麼改進?」「那裡的VC很多,錢好拿嗎?」我告訴他這裡有很多創業資源,有創業咖啡廳、有各式各樣的孵化器,有很多天使投資人、創投、私募….根本就不缺錢。有多到你參加不完的發表活動。我想說的是「不管你到哪個城市,我個人認為,到中國大陸來你根本不用帶任何的案子來,把你的心帶過來就好了。來了你的很多問題就會自然找到答案了。

 

 

 

【第32場創業小聚】
8月28日(週三) 19:00-21:00在北科大第三演講廳。邀請Niceday生活x旅遊嚴寬行Frank、TOMOFUN張友辰Victor、LND劉庭瑋David、Reach Network蔡典煜Daniel、Driving Curve黃大霖Tim、CHOCOLABS共同創辦人劉于遜David分享創新應用,及新加坡祥峰投資控股集團章慶誠Jeff,暢談東南亞環境與市場狀況。詳見活動網頁。 

延伸閱讀>>數位時代8月號《卡位新興亞洲》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精采內容詳見雜誌目錄。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