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伯樂在哪兒?這匹AR千里馬已經準備好了!
台灣的伯樂在哪兒?這匹AR千里馬已經準備好了!

說起台灣的3D,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阿凡達電影(AVATAR),從阿凡達電影流行之後,3D立體影片才更進一步被推廣,大眾也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到3D影像。

其實,3D在國外更被廣泛的應用,而3D概念延伸出來的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很明顯地,又帶領我們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3D層級。

即便有專業的設備當我們最有力的後盾,但礙於一些不可為的因素(時間緊迫、場地空間容量,以及其他人為因素...等等),就以此次UDN的虛擬實境效果來說,雖然效果不盡人意,但UDN團隊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

而這次的UDN TV開幕酒會(2013/8/1)上,展示了由Ross Video系列產品所製成的擴增實境效果,環繞各種不同的立體素材,透過Smart Shell的運鏡設計操作,讓這次的展示非常成功,也看到了未來台灣有更多的AR機會和發展!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擴增實境AR這件事。

 

良好的建置環境

為了確保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可以順利,以下幾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1. 事先規劃、預留容納燈光與空調的空間及高度

    1. 謹慎的電力管控,電力異常時的應變計畫
    2. 足夠的攝影用燈光,確保現場明亮清晰
    3. 空調系統不容小覷,需注重冷度和回風產生的噪音

一如先前文章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 (2) 攝影棚建置工程 (上)所說,因為攝影棚不同於一般的工作場所,所以現場的空間規劃、電力、空調、燈光、設備的安置都有特別的要求,因此為了滿足使用上的各種特殊需求,通常選擇再獨立建置一個專屬的AR攝影棚空間。

 

擴增實境AR solution

以Ross Video為範例,所需使用的設備如下:

  1. Furio全自動化攝影腳架、Joystick 控制器

    1. Open Gear 多合一影像處理
    2. Xpression Studio AE 字幕機
    3. Unreel UX-AR 控制系統
    4. Smart Shell 運鏡流程設計
    5. Final Composited Output 顯示器

圖1. Ross Video AR solution流程圖

Ross的AR Solution是採用Furio的Robotic camera head,強調全自動化的操作,所以不需要攝影師就可以完成。為確保全自動的Robotic camera head能夠順暢移動,避免在移動時出現不預期的加速跟減速甚至偏移,所以地板是需要經過水平尺校對的平整程度喔!

之後影音透過Open Gear輸出Delayed Video,進入Xpression Studio AE字幕機,讓製作好的素材、特效可以在Real-time的時候疊在影像上,其實,也是因為Xpression Studio AE需要有運算的時間,所以影音才需要先進行Delay的動作。如果,事前的素材都在Xpression Studio AE先製作好、各個運鏡走向也先在Smart Shell上設計完成,其實後續就只需要在Unreel UX-AR上操作即可,一鍵自動跑素材特效、運鏡流程。

圖2. 支撐AR系統主要設備

 

 

超乎想像的AR靈活應用

(1) NESN

新英格蘭的NESN體育節目,創造了一個戲劇性的新面貌,該節目利用Ross的擴增實境技術,與創意部門、UX設計團隊合作,共同進行虛擬場景的發想設計。

(2) 電影製作技術

連榮獲5次奧斯卡提名的Douglas Trumbull,也對Ross AR Solution加以肯定,讓我們來聽聽,Douglas Trumbull是怎麼形容AR在電影製作技術上的介紹及操作應用。

(3) Pyburn ABC Promotion

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的,美國廣播電視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In,公司簡稱ABC)和紐約的Pyburn公司合作,利用了Ross的Real-Time On Set Visualization技術、熟練的運鏡技巧,完美的呈現了並俱虛擬與真實的影音畫面。

現在擴增實境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各種屏幕上都能夠加以運用,讓生活帶來更多驚喜,也讓更多人看見技術發展的不無可能,在台灣,目前尚未看見太多AR的案例,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其實如果選對適合自己的設備、瞭解其操作方式,擴增實境這件事情,一點都不困難,在製作領域中也更往前邁進了!

 

出自Phimedia通泰媒體/Bee Wei

關鍵字: #VR_AR_M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