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世界大會)主題為「Open ITS to the Next」。會展期間大會規劃了各項議程及多項技術參觀行程,讓與會者了解日本及世界各國在智慧型運輸建設方面的各項最新成果。
在可預期的未來交通系統,藉由各類交通工具、道路感應器、智慧型手機等媒介就能完成交通壅塞或是危險路段等相關資訊的收集作業。若是能製作一個系統,就像銀行或是圖書館般便利的設備,以最低的成本,將訊息提供給任何人,勢必有助於大多數的使用者。
這次會議中,由NEC的ITS推廣事業部前川誠所主持的研討會,即以「ITS中的數據中心化」為題進行探討,包括NEC、名古屋大學、IBM以及Ericsson均提出各自看法,要點如下:
**** 前川指出,以雲端服務為例,包括交通情報、災難發生時實際情況、車輛故障診斷、配合環境的交通支援以及電池管理等日誌紀錄,這些資訊的確發揮了其功效,如東日本大地震時,對災難發生的實際情況,日誌便提供了「告知可通行道路路線」的功能。前川進一步主張「車輛所提供的訊息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些訊息創造出新的社會價值資訊,藉此可以建立一個能在非常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車輛資訊的系統。」此外,未來可望透過取得的資訊數據與物流、觀光、道路服務、公共交通機關、交通情報等面向連結,開創新的服務型態。
如何全面應對 **** 名古屋大學的武田一哉教授指出,移動的價值的三大要素「交通」、「車輛」以及「人」,其中第三個要素「人」,也就是個人的需求和行為勢必將愈趨複雜化,為因應多元化的變化,透過數據中心的技術來收集資訊、共享,將更顯重要。
應用面著重於富含潛在性商業價值的汽車領域 **** IBM的代表指出,下一代應用程式的重點在於智慧型交通系統(ITS)相關資訊的細微化、精緻化,從進一步來看,所有的應用程式中,汽車相關的應用就佔了55%,點出汽車本身具備的巨量資訊的重要性。
**** 通信業者的代表Ericsson的Olle Isaksson提到連接汽車的載體服務的商機可行性,目前車輛間的通訊在與消費者的關連性以及確保後續市場等,仍處封閉性的服務系統,以位於HSPA網路系統中「CoCar」服務為例,在系統內的會員有透過通聯提供危險警報,提供交通情報等為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