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卡特靠四策略打敗思科
阿爾卡特靠四策略打敗思科
2006.05.01 | 科技

全球網路通訊設備產業在今年四月出現了新霸主。四月二日,法國通訊大商阿爾卡特(Alcatel)在巴黎宣布,以一百三十四億美元(約四千二百七十九億新台幣)買下美國最大電話設備朗訊,雙方將各持有新公司六成及四成股份,總部仍設在法國巴黎,但會由朗訊現任執行長羅素(Patricia Russo)擔任新公司執行長。
過去,思科(Cisco System)一直是網路通訊設備的王者,它靠著購併全球一百零五家公司,成就世界第一之威名,而今阿爾卡特也採用這種方式,試圖撼動思科的地位。
以二○○五年的營收計算,合併後的新公司營收二百五十億美元(約七千九百八十五億新台幣),險勝思科的二百四十八億美元(約七千九百二十一億新台幣),「新阿爾卡特」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公司。

策略一:拚購併 多管齊下壯大自己

相較於思科過去平均每年超過八.五件合併案所展現的積極態度,「阿爾卡特在購併策略上,反而顯得相當保守與精準。」一名業者指出。
「我們購併的基礎,是來自於未來性與互補性,」阿爾卡特亞太區總裁雷納多(Christian Reinaudo)認為,阿爾卡特絕對不會為併而併,而是挑選與自己互補性與發展性強的標的,因此每一椿購併案都讓阿爾卡特更上層樓,「這才有意思。」他強調。
就技術層面來看,在未來以IP(Internet Protocol)為基礎的通訊架構上,讓原本在固網設備擁有一片天地的阿爾卡特,如果再補足專精無線通訊設備的朗訊,這對缺乏IP核心技術的思科系統而言,無疑是一大致命傷。
阿爾卡特透過全球視野的購併手法,獲得世界上最先進的通訊核心技術,並利用在地化投資策略,使得它比其他競爭對手在當地市場上獲得更多資源與客戶,成就今日的地位。 一九九八到一九九九年期間,阿爾卡特在美國連續購併Packet Engines、Assured Access、Xylan與Internet Devices等數據網路公司,讓阿爾卡特由原先的交換、傳輸系統等領域,再跨到數據加值服務,建立網路應用與加值服務的基礎。
二○○○年,阿爾卡特又持續推動購併策略以強化其網際網路的地位,包含了新橋網路(Newbridge)與Genesys兩家公司,並藉由新橋的購併,取得在寬頻存取領域的技術能力,強化ATM/IP多重服務網路技術與網路管理能力,進而推出DSL完整解決方案,讓其在電信事業版圖更為穩固。與Genesys的結合,則讓阿爾卡特延續其電腦電話整合技術的優勢,引領新一代獨立基礎架構客戶互動中心(Contact Center)的技術發展,讓阿爾卡特把經營觸角伸向用戶、服務供應商與電子商務所需的互動解決方案。

策略二:搶技術 主要規格一網打盡

在無線技術方面,阿爾卡特於二○○二年與富士通合作,成立Evolium SAS合資公司,其中阿爾卡特持股六六%,富士通持股三四%,使其取得富士通內來自日本NTT DoCoMo WCDMA的行動網路建置技術,再加上自己原有的GSM經驗,使得Evolium SAS目前約有一千七百位3G行動通訊工程師,包含法國、日本、德國、比利時與中國的技術團隊在內,讓阿爾卡特在3G無線通訊市場上取得重要的關鍵成功,也為阿爾卡特在3G電信設備市場打開大門。 與朗訊的合併,讓阿爾卡特獲得了CDMA2000技術核心,使得原本以電信交換系統與傳統系統為核心的固網設備市場,伸向寬頻接取系統與網路應用、加值服務市場,以及無線通訊領域,把目前現有全球3G技術規格都一網打盡。

策略三:改組織 資源整合轉虧為盈

阿爾卡特看似多樣化的策略合作,其實背後的目標只有一個:「整合語音、資料與多媒體Triple Play將成為未來設備商角逐的重心。」阿爾卡特亞太區技術長皮茲卡(Vince Pizzica)肯定匯流的趨勢。
同樣是網路設備大廠的北電網絡台灣區總經理吳振生認為,新阿爾卡特看似占了優勢,但關鍵還是在合併的效率,「一加一絕對不會大於二,」他指出,思科多採取以大併小的方式,難度較低,但是阿爾卡特與朗訊的規模相近,合併較為困難。
在旺盛企圖心的背後,其實阿爾卡特已經走過一段黯淡的歲月。網路泡沫化後,二○○一年到二○○三年之間,阿爾卡特連續三年處於虧損狀況,並裁員超過四萬人。二○○三年,阿爾卡特重新改組,把業務目標集中於固網、行動電話、企業以及衛星客戶四大領域,讓公司的資源重新聚焦,二○○四年馬上就轉虧為盈,成效立現。

策略四:本土化 貼近市場的合資策略

除了聚焦策略,阿爾卡特以目前遍布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的據點為基礎,發展出獨特的在地投資策略,也是讓阿爾卡特由谷底翻身的關鍵。
透過與當地電信龍頭採取合資經營的方式來深入市場,不僅易於深入在地市場,打入其他國際競爭者所無法進入的本地化圈圈,同時也與客戶的關係更為緊密。在中國的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就是中國通訊市場上第一家外商投資的股份合資公司,在台灣市場則是與中華電信合資成立台灣國際標準電子公司。
「不論是哪個電信市場,本地化(Localize)策略將可以降低進入市場所造成的困難度,如果國外廠商不了解當地的環境與市場,又如何能成功地進入市場,」阿爾卡特亞太區市場行銷長哈頓(Nick Hutton)表示,阿爾卡特會針對重點戰略市場,採取在當地設立一家公司的策略,當然還需視該地區或國家的政策法規而定,不過這代表阿爾卡特對這個市場的決心、技術提供與經營能力。
「阿爾卡特從不把自己當外來的廠商看待,」雷納多認為,唯有盡量地融入本土的市場,才能迅速占領市場。同時因為與當地市場的強者合作,也讓阿爾卡特比其他對手「贏在起跑點」。

購併是唯一的選擇

歷史上,挑戰思科霸主地位的例子層出不窮,更不乏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盡速發揮整併的效益,」雷納多認為,在講求規模經濟的趨勢下,為鞏固阿爾卡特的優勢,「購併是唯一的選擇,」他說,阿爾卡特能否坐穩龍頭寶座的位子,「最大的挑戰,其實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 阿爾卡特(Alcatel) 執行長:Serge Tchuruk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季鵬元 成立時間:1898年5月31日 員工人數:58000人 全球據點:130個國家  總部所在地:法國巴黎 2005年營收:130億歐元(約5158.7億新台幣) 2005年稅後淨利:930百萬歐元  2005年研發經費比重:12% 大事記:1973年進入台灣市場/1998年與1999年在美國連續購併Packet Engines、Assured Access、Xylan與Internet Devices等數據網路公司/2000年購併新橋網路(Newbridge)與Genesys/2006年4月2日宣布與朗訊合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