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媒體對談】系列四(上)主要由多年豐富電商經驗的uitox總經理黃文貴,與我們深談電商業界中的生態,並剖析預測未來10年內數位媒體與電子商務間的發展趨勢。在【數位媒體對談】系列四(下)將探討台灣與中國移動電商發展的差異,並進一步探究電子商務如何用數位媒體遇見新一代消費者。

**電商滲透多屏商機**** ****超連結是任意門
**顏: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台灣持有行動裝置的消費者進行「2013年行動購物調查」發現,57.1%的行動上網裝置的持有者在過去一年內,都有行動上網購物的經驗,這是不是也代表了M-Commerce的時代即將來臨。

黃:那我也給大家一個在業界比較常得到的情報數據,電子商務的營收中,透過行動裝置購物的比例大概是5%~10%左右,因為台灣目前上網的使用人數已超過1600萬,而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人數,我略估大概1000萬,這1000萬行動上網人口中,利用手機瀏覽購物網站甚至下單的比例大概也會是落在5%~10%。

 

在台灣我們追蹤到每個月佔M-Commerce成交量大概就是5%~10%,而日本大概是20%,因為日本的智慧型手機較台灣普及,DOCOMO Systems發展也相當純熟,而且比台灣提早販賣digital商品,例如:音樂、電子書、通訊貼圖…等,其實這也算是電子商務的一種。

所以我們都不敢忽視行動上網的力量,我自己也是user,無時無刻的使用手機上網。但對於行動的電子商務來說,因為手機螢幕較小,其實比較不適合商品的瀏覽與購買,而且使用手機上網,大部分都是零碎時間,比如說等捷運、等電梯或與人相約等待的短暫時間,除非急於購買特定商品,否則很少人會在移動之間就草率決定購買。

顏:由於我們本身是廣告聯播網,我認為其實聯播網就是一個長尾理論的效應,我們累積了很多中小型的網站,希望創造等同一個大型網站的流量與成效,而在這樣自然而然的擴大經營下,聯播網竟然變成了一個縮小版的網路環境,何以見得?因為在聯播網的結構裡,擁有了各式各樣的內容及網站。

所以當去觀察聯播網中消費族群之間的改變或差異與分佈時,會發現其實已非常類似一個真實的網路環境。因此在聯播網的角色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點,可以同時觀察行動與網路上網的族群結構,以及這兩者之間消長的變化。

那的確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民眾在移動載具的使用行為下,就如同你剛剛說的,消費者擁有零碎的時間,可以使用手機上網,既便利又即時,其實也創造了行動工具、行動媒體甚至行動商務可發展的商機。數位媒體在無形中,也跟著消費者於載具上的使用習慣,而有所改變及影響。我想電商客戶同樣也會更想知道,如何在這其中找到最佳的媒體組合,達到最完美的銷售佳績。

黃:我大膽預測,未來的business是靠兩種邏輯在做生意,一是「螢幕」,另一則是「超連結」。所謂螢幕就是我們能隨身攜帶的手機,甚至是相機,再來就是與家庭相關的螢幕產品,例如:汽車、電視及冰箱,未來買菜、訂披薩、買衛生紙只需要冰箱上的小螢幕就可以了。所以只要有螢幕就有超連結,也就會有電子商務;而超連結是任意門,可以進入各種網頁或影音型態。我認為,這是在10年內一定會發生的事。

現在已經在進行的移動上網,我認為若加上LBS的技術將會是O2O一個最大的立基點。比如說,當我人在東區時,我的手機可以即時告訴我附近有什麼活動或商家優惠,或是當開車外出,汽車螢幕可以馬上顯示附近的景點或餐廳。但我還是認為手機的螢幕太小,如何去做到很好的廣告呈現,這不但有難度也考驗行動媒體業者。但是我們都知道行動在未來是條康莊大道。.

精華剪輯影片:Part4

**台灣將是移動電商下一個戰場
**顏:我們同時在經營網路與行動,我們觀察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區隔是,電腦螢幕較大可以運用的創意表現自然駕輕就熟,也能容納多元豐富的訊息,輕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雖然手機的螢幕比較小,無法置入太多廣告,但若在合適的時機點,投入適當的廣告內容,就非常吸睛。什麼是合適的時機點呢?必須要結合前面談到的RT、BT,以及你剛剛說的LBS技術。手機就如同一個隨身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即時性,利用這樣的特點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或即時即地提供商品訊息引導下單,締造及把握每一個成交的機會。

數位媒體的變化速度,其實讓行銷人、媒體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我們不斷在尋找更好更棒的可能性,未來也許像你所預測的,10年內我們將看到數位媒體不同的樣貌。而在這幾年,台灣也一直在觀望中國的數位媒體發展,移動市場的確在中國發展得非常迅速,許多中國的朋友客戶都在說,移動產業就是下一個數位的明星商品,而在行動商務上更是劇烈成長。

黃:就中國的人口結構來看,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是移動性的,例如比較大的二線城市:杭州、蘇州、南京、成都、重慶、武漢、瀋陽,其實它的外來人口很多,都是鄉村戶到大城市工作、求學、打工,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通常是會購買智慧型手機而非筆記型電腦,再加上其實中國在工作時間是規定不准上網的,因此,上網的行為絕對是手機源源大於傳統的電腦。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儼然成為廣告主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媒介之一。中國有一家知名的電商「壹號店」,手機的成交量佔每天營收比例的20%(現在可能已到30%),是中國目前最高的。原因是,商品的種類大都是民生用品,消費族群則來自上海的上班族,由於衛生紙、飲料、蔬果…等這些生活必需品,較不用深層溝通,只要單價合理通常就會下單購買。

我們也由此得到一個邏輯,手機的電商品項其實就不需要太過複雜或不需太多解釋,例如:紙尿褲、汽水飲料、洗髮精,類似這種產品,很容易在小螢幕創造一個購物的便利性及環境,只需要溝通價格即可,這就是為什麼「壹號店」能這麼快的發展成功,也是給我們一些啟示,中國也將會在這個部分琢磨的越來越深。

顏:看見電商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我想在台灣M-Commerce將也會是電商的下一個戰場。不可諱言,行動媒體對數位媒體產業來說,已經越來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了,若從電商客戶的觀點來看,如何期待行動媒體幫助電子商務帶來何種程度上的效益。

精華剪輯影片:Part5

**數位媒體與電子商務緊密結合****共創無限未來
**黃:未來電子商務與數位媒體的關係,我認為第一個比較大的趨勢是,在15年內電子商務將會占每個國家整體的零售市場佔有率的50%。因為現在不管是零售業或是批發業務,都不可避免需要使用電子商務拓展銷售營業額。

雖然現階段大都會使用像是Yahoo、PCHome這樣的商城作為第一步的虛擬商店,但其實到最後所有的品牌都會有官網,並且具備電子商務,消費者能夠直接與Brand owner購買產品。實體通路與網路通路齊頭並進,而這樣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

數位媒體未來不將只是跟電子商務公司的發展有關,更與所有產業品牌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以現階段來說純粹的電子商務公司,像是亞馬遜、uitox、PChome,沒有傳統的實體通路,只能朝著網路數位大門往前走,與數位媒體綁得越來越緊。我們也尋求最新最好的技術,幫助我們找到精準目標消費者族群,因此,勢必是魚幫水、水幫魚的相互依附成長的。也由於我們強烈的生存需求,與數位媒體、數位廣告有志一同,互相激盪出最新穎的技術與方法,然後傳產廣告客戶享用這個成果,對雙方來說,這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

顏:電子商務與數位媒體在一個絕對相同的立基點上,是因為這兩個產業都架構在數位媒體網絡中,所以兩者能成就一種先天,且無可取代的夥伴關係。數位媒體直接引導流量、提供曝光;電子商務連結商品訊息完成銷售,這樣的關係,會隨消費者使用載具與媒體形式改變而移動調整。未來只會愈趨緊密,關係愈將擴大、多元且錯縱交錯。兩者合作越緊密,獲得的訊息可作為再行銷的知識也就越完整。未來數位媒體與電子商務的合作發展充滿精彩與豐富的變化,我非常期待,也會繼續朝這樣的精采努力。

精華剪輯影片:Part6

出自域動行銷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