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potlight】 「10秒讀新聞」幫你掌握天下事
【App Spotlight】 「10秒讀新聞」幫你掌握天下事

根據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IDEAS所做的調查研究發現,在臺灣平均每5個人之中,就有3個人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由此可推估12歲以上的行動滑世代族群,人數高達1204萬人。

而在行動裝置十大使用行為之中,平均每100人就有66.8人會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來閱讀新聞資訊,這個比例相當高,也顯見大眾對於新聞資訊的需求。

然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大家的時間都相當有限,根本不可能好整以暇的看完整份報紙,那該怎麼辦呢?歐酷網路有限公司旗下的 CHOCOLABS ( 在創業小聚的演講分享 ),最近便推出一款名為「10秒讀新聞」的App,號稱可以用獨特的「重點式標題」方式,幫助大家用50字快速預覽內容,一次瀏覽所有的新聞焦點。

打開這個App,可以發現系統已經按照政治、科技、體育、娛樂、社會與國際等類別幫大家把各種新聞資訊分類好,使用者可以直接點選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類別,也可以不管分類逕行閱讀。

不同類別的新聞,除了會用色塊來凸顯,右上角也會顯示類別名稱,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掌握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分類。

看完新聞之後,只要按著畫面往下拉,就可以自動更新新聞,非常的方便。

「10秒讀新聞」提供50字的內文預覽,如果遇到感興趣的新聞,可以再點選看250字短文敘述,同時也可設定字體大小,隨時隨地都可以掌握最新的時事,再也不用擔心跟不上好友或同事之間的聊天話題。

目前,「10秒讀新聞」結合Yahoo新聞、ETtoday、NOWnews以及BBC等新聞來源,協助使用者抓住新聞重點。如果看到自己所關注的新聞,也可以按一下右上方的圖示來儲存新聞,以便有空的時候可以「稍後閱讀」。

由於這個App收錄了大量的新聞摘要資訊,對於可能引發的著作權疑慮,開發團隊事前曾請教過法務人士的意見。歐酷公司的行銷總監張依騏也特別針對這個部分進行說明,她表示「10秒讀新聞」只是一個新聞閱讀器,所有新聞資訊的著作權仍歸各單位所有。

張總監表示:「這款App不引用新聞圖片,只是單純轉述文章內容,並有註明內容來源與媒體名稱,因此不致於產生著作權的爭議。」

開發團隊也指出,很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跟媒體合作,在這個碎片化的行動時代,一起為廣大的手機用戶提供更棒的新聞閱讀體驗!

App名稱:「10秒讀新聞」

下載連結: iOS

開發團隊:OH!COOL CO., LTD.

歡迎開發者投稿: App作品投稿信箱:appnews@bnext.com.tw 投稿內容請包含: 1.App資訊:名稱、簡介、下載連結、擷圖、特色、突出之處與目前下載或銷售成績 2.App開發團隊:背景、專長、經驗與其他作品,並請附上連絡方式

延伸閱讀: 當天活動精彩,有Business Models Inc.執行長Patrick van der Pijl演講「創新創業與商業模式」,優必達科技總經理郭榮昌演講「挑戰巔峰,實現創業藍圖」,25組創業團隊各從軟硬整合、實用工具,到社群服務、行動應用等領域demo創新應用,以及17位專家評審團提供觀點。請把握2013年最後機會,補充你的創新創業能量! 時間:12月12日(四)9:30-16:3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徐州路2號2樓 詳見活動網頁及報名方式 當天另有大會徵展及大會手冊廣告刊登(11/29截止), 歡迎洽詢

關鍵字: #Appl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