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國際經濟的主導者,已被新興市場取而代之。為協助我國業者掌握新興市場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特於11月26日至27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3決勝新興市場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與在新興市場經營有成的企業分享拓展亞洲新興市場的關鍵策略。
經濟部卓士昭次長於開幕致詞中指出,面對全球的經濟整合,尤其是亞洲的區域整合,為避免被邊緣化,必須透過貿易自由化以突破瓶頸,因此,在我國政府各單位通力合作之下,於今年7月10日完成與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並將在2013年12月1日生效;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也在11月7日正式簽署,此兩項協定將對我國總產值及就業均有正面效益。而臺星經濟夥伴協定的簽訂,無疑是我國進入東協市場的敲門磚,對企業未來成功進入新興市場更具有指標意義。他認為,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印尼、越南、菲律賓等新興市場,人口近30億,中產階級消費力相當強,是值得台灣努力開拓的市場,今年度經濟部更將擴大新興市場出口比重的年度目標值訂為28.5%,顯示政府對開拓新興市場有很大的企圖心,也盡可能提供業者最大的助力。
商發院徐重仁董事長在會後受訪時,也對台灣前進新興市場的未來抱持非常樂觀的態度,認為由政府凝聚大家的力量,企業共同團隊合作將是臺灣進入新興市場成功的關鍵因素,提醒大家要保持熱情及持續努力,不用為暫時的數字感到失望。
第一天上午的論壇包括兩場專題演講,由3M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張淩寒與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分別以「新興市場的機會與挑戰」與「拓展亞洲新興市場的關鍵策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張淩寒在東南亞十年經驗,長期觀察東南亞新興市場,並以多組照片呈現目前新興市場新舊並存、貧富共組等多元社會樣貌,演講中更以實際數據及政局漸趨穩定等關鍵因素,說明東南亞新興市場各國經濟趨於穩定發展。他認為在東南亞市場有五大機會與挑戰,首先是必須檢視經營成本,尤其首要克服的是關稅問題;其次東南亞社會文化多元,相對地市場差異性大,因此產品必須審慎定位;第三點是各國的語言迥異,所以如何加強當地員工以及消費者的溝通與管理非常重要;另外,東南亞的政府正逐步修改法令,而當地的勞工意識也開始崛起;最後,張淩寒提醒臺灣企業千萬不要複製中國經驗,而價格絕不是萬靈丹。
徐重仁則強調「產業六級化」和「通路為王」的重要觀念,分享結合體驗經濟和感動行銷的六級化產業概念,以及掌握通路就掌握了消費者的力量;他以日本Cool Japan的感動行銷為例,就是透過體驗文化增進日本產品出口競爭力,並以國外消費者觀點打造日本文化經驗。與韓國K-POP 文化輸出配合K-Hit聯合通路雙重影響,把韓流推上國際舞臺,以帶動韓國各項商品的銷售增加,提供台商進軍新興市場的新思維。他認為臺灣拓展新興市場的關鍵策略,不是只賣產品,還可以輸出臺灣文化、通路服務技術、臺灣創業人才和臺灣都市化經驗。
今天的活動由102年「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整合示範計畫成果發表儀式揭開序幕,儀式臺是一座長達七公尺的大型旗艦,除了經濟部卓士昭次長、主辦單位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江文若副局長與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徐重仁董事長外,也邀請了這次的示範案企業代表聚陽實業(股)公司總經理王泰昌、花仙子企業(股)公司董事長蔡心心、康揚(股)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世楠、華仕德科技(股)公司董事長陳世昌與智高實業(股)公司董事長林文彬,以及本次計畫的智庫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EK副主任鍾俊元與臺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股)公司副總經理陳志仁,插上各自的品牌旗幟,象徵由政府結合智庫、企業一同航向新興市場新商機。
由左至右: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EK副主任鍾俊元、康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世楠、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文彬、聚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泰昌、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經濟部次長卓士昭、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江文若、華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昌、花仙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心心、臺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仁
接著進行的「新興市場的決勝關鍵」的高峰論壇,由商發院副院長吳師豪主持,與談者包括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江文若、3M大中華區總裁張淩寒、菲律賓駐台代表 Antonio I. Basilio與東森國際(股)公司執行長徐言。江副局長分享政府推動優平方案背景考量及可提供廠商拓銷新興市場的資源。3M張總裁則表示臺灣的優勢在於有創意、不墨守成規,要把臺灣的創意精神帶到東南亞。Basilio提出臺灣企業若想在菲律賓擴展,勢必要打開消費者的心,打開品牌知名度。徐言執行長並提供企業前進新興市場的幾個方向,包含目前新興市場高資訊成長率、金流成熟、年輕人口比例高,建議可往資訊與電子商務方面發展,並需了解當地的GDP、產業定位、地理環境狀況等。除分析與建言外,也有精彩絕倫的對話和觀點激盪。透過產官學研彼此交流,增加企業蓄積前進新興市場的能量,協助臺灣優質平價產業邁向無限商機。
由左至右: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吳師豪、3M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張凌寒、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江文若、菲律賓駐台代表Antonio I. Basilio、東森國際(股)公司執行長徐言
此外,兩天的論壇並將公佈新興國家最新消費趨勢、市場觀測、行銷通路等研究成果,一方面為國內產業先進作全盤性透析,協助廠商切入新興市場;同時也凝聚各界拓展新興市場之共識,以發展臺灣成為全球優質平價產品之營運樞紐。
在紡織成衣及民生消費方面,分別邀請紡織成衣產業重量級業者,包括力寶龍、聚陽、聚紡等廠商,及民生消費產業業者,包括花仙子及康那香等,共同出席論壇,與所有與會者分享拓展新興市場的經驗與觀察。針對中國大陸市場則邀請台商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典範代表艾美特電器副總經理丁和華,向與會者分享中國大陸市場的消費特性與趨勢、中國大陸家電通路的變革等議題,非常值得台灣中小企業參考。另外也分別針對「健康與美麗」及「科技與娛樂」,提供業者多元選擇與精闢的分析與交流。
根據商發院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新興市場的商機包括紡織成衣、民生消費、醫療醫材、美妝保健、便利科技與3C娛樂等多元產業,皆為經濟起飛國家之中產階級的消費目標。同時這些產業,也都是台灣企業的強項,值得台灣企業進軍該市場。今年入選的示範廠商包括「聚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康揚股份有限公司」、「華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仙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新興市場的開拓都大有斬獲。
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第一階段的推動成效,在中國大陸、印度、印尼及越南等四個目標市場出口成長率均高於全球平均,本方案自99年執行至101年底,與尚未推動本方案之98年相較,優平產品之平均出口成長率達84.8%,優於對目標市場所有產品之平均出口成長率44.3%。102年到104年持續推動第二階段計畫,除目標市場擴及菲律賓,優平產品也新增第14類機械設備類,預計推動15家整合性示範專案、帶動至少100家企業拓展新興市場、聚焦新興市場至少46項商機產品,全面性輔導台商進攻新興市場,最後達到「提升我國產業出口與企業海外營收成長」、「打造台灣品牌成為亞洲區域品牌」以及「厚植我國產品創新能量」等三大終極目標。
更多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資訊>>>
http://mvp-plan.cdri.org.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