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精彩的影片,總是能勝過千言萬語。尤其在社群網站發達的現在,只要影片具有足夠的感染力,就不用擔心沒有網友主動轉發分享。而結合了驚悚與搞笑元素的影片,更是容易成為討論話題。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有許多恐怖電影宣傳都使用了類似手法,讓電影裡的角色活生生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網路影片的點擊數與電影賣座程度不一定會成正比,不過,在正式上映前,用精彩的短片吸引網友自發性地幫自己增加聲量,卻是蠻不錯的作法。以下為大家收集了幾個案例,一起來感受一下它們的魅力。
**魔鬼嬰兒橫行紐約街頭
**為了宣傳本月在美國上映的新電影《Devil’s Due》,宣傳團隊特地打造出一名可以遠端遙控的「魔鬼嬰兒」機器人。嬰兒的臉上畫上猙獰表情,身上還設定了許多特殊功能。而裝入嬰兒機器人的嬰兒車,就這樣在紐約逛大街。當路人經過嬰兒車旁,嬰兒機器人就會使出渾身解數讓你留下深刻印象,而隱藏攝影機則會紀錄下路人所有的反應。這支影片上週在YouTube公開後,一週內點閱人數已突破3600萬次。
魔女嘉莉大鬧咖啡店
如果有天你正坐在咖啡店裡上網,隔壁桌的年輕女子卻突然發飆,以不可思議的力量大鬧咖啡店,你會怎麼辦?由史蒂芬金原著改編、1976年上映的經典驚悚片《魔女嘉莉(Carrie)》在去年重新登上大螢幕。相隔37年,驚嚇指數當然也要隨著時間增加。工作人員事先在咖啡店內布置了許多裝置,再拍下民眾的反應。這支影片在去年10月初放上YouTube,累積點閱人數已衝破5300萬次。不僅達到宣傳效果,也為這部舊片重拍的電影注入新活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策劃這支影片的團隊Thinkmodo,同樣也是上一支「魔鬼嬰兒」的幕後推手。由此可見,就算是同樣的公式,只要稍微改變花樣也依舊管用。
夜晚燈箱別靠近,鬼娃恰吉來找你
看完以上兩個發生在紐約的案例,接著來看看巴西的案例。為了宣傳直發DVD的恐怖片《The Curse of Chucky》,一位身穿恰吉服裝的男性工作人員躲在夜晚公車站旁的宣傳燈箱內,等著無辜的路人來臨。等到路人走近,再趁著對方不注意時,抓著小刀衝出燈箱。這支影片點擊數雖不及前兩支,但目前也已超過1200萬次。
同場加映:
輪胎公司告訴你:雪地開車要小心
在雪地開車要更換雪胎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每個駕駛都會記得這件事。為了宣傳自家的雪胎,日本輪胎公司Autoway Tire拍攝了一支震撼力十足的短片,讓網友知道在雪地駕車有多危險。影片一開頭甚至還打上「心臟不好的人請小心觀賞」、「目前正在接受治療,身心狀況不佳的人請不要觀賞」等警告字眼。不過或許是因為這些警告標語,反倒能勾起好奇心,影片在去年11月中放上YouTube,目前點閱數已破700萬次。
資料來源:Adweek、Autoway T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