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和員工的工作方式。這個工作需要特別專注還是互相合作?當然,最有可能的,是這兩者的混合。
對大多數人來說,專注意味著安靜。在同事們都在談論昨晚的足球比賽或在聖誕派對上發生了什麼的時候,想要做到專注是很難的。另一方面,合作則需要一個非常不同的環境:一個開放空間,在這樣一個空間裡,員工們可以自由地集思廣益,激發各自的創意,並且可以進行電話會議,而不用擔心會打擾周圍的人。
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員工在抱怨,沒法在一個嘈雜的辦公室裡做到專注,或者沒有資源可以有效的合作?
毫無疑問,這跟辦公空間的設計有極大的關連。國際著名的建築設計、規劃與諮詢公司Gensler發現,在他們所調查的知識型員工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都難以在他們的辦公環境中做到專注和合作的有效平衡。
當談到辦公室設計時,像Google和Facebook一樣特立獨行、極為舒適的辦公室總是能夠吸引住人們的注意力,但是只要記住以下這些重點,具有較少預算的公司也可以很容易地提高辦公空間的有效設計。
1.平衡:
Gensler的華盛頓特區辦公室主任珍妮特•波格並不喜歡隔間。「有固定的私密空間不是一件壞事,但是有沒有辦法,讓人在固定的私密空間辦公時,不會感覺自己像是被關在一個箱子裡?」她說。
她是一個開放空間的支持者,「空間舒適的直覺感受使你能夠順暢地工作。」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需要昂貴的重新設計,而是將所有可用的房間都配備上合適的工具:在會議室配備好鋼筆、筆記本以及白板,電源插座遍布整個辦公空間,以便人們可以隨著帶著他們的筆電,擺脫桌子的硬體限制。她認為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
2.專注:
員工工作的一些內容必然要求真正的專注。坦白地說,他們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續專注。這意味著每一次和同事聊天,或被附近的談話打斷時就容易分心。他的注意力被打斷了,寶貴的時間和能量也被損失掉了。
這就是為什麼珍妮特•波格建議在公司的辦公地點獨立指定一個安靜的空間,在那裡員工可以避免所有的干擾和中斷。她指出,以前那種經典的隔間設計絕不是一個安靜的空間,它帶來了人和人之間的區隔,但阻隔不了附近的聲音。
此外,強制指定一個特殊安靜的房間,能夠避免另一種常見的缺點:讓整個辦公室都成為壓制員工發出聲音的地方。波格說她總是會看到這種情況。「辦公空間太安靜了。如果你可以聽到針落地的聲音,那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她說。在辦公室裡,你需要有小量的背景雜音,那是一種能消除煩躁情緒的正能量。
3.選擇:
關於員工如何執行他們的工作,波格建議老闆們授予他們盡可能多的選擇。「在他們需要時,可以馬上收拾好東西離開,或者透過戴上耳機發出”不要打擾我”的信號,這樣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
雇主往往認為一種解決方案會適用於所有人。「你是否看到了辦公室的演變,現在我們的辦公空間總是太過雷同。」波格說,在現實中,基於人格類型(內向與外向的人)和職位,每個人的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相同的空間設計反而不那麼適用於每個人身上。
例如,職位較高者通常會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面對面的協作,或虛擬協作;而職位較低者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專注於解決某些具體的事情。工作空間設計也應反映這樣的實際需求,並能提供不同的環境,以便每個人都可以以個性化的方式度過他們的一天。
4.互動:
辦公空間最重要的設計元素之一,便是努力增加內向員工之間的交流機會。
與不同的人互動往往可以產生一個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我們反覆思考了這個問題-如何聚合通常不會在一起相處的人,使他們互動良好。」她說。
像賈柏斯(Steve Jobs),他堅持認為員工必須都經常碰面,他把皮克斯(Pixar)的獨立衛生間放在大樓的中心。波格建議,透過生活的不方便,來鼓勵人們離開他們正常的工作空間。
如果重新設計不可能的話,有一些低成本的方法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例如,在Gensler自己的辦公室,把「最好」的義大利濃縮咖啡機安裝在一個中央位置,所以來自不同部門的員工自然會聚集在咖啡機周圍。
互動效應帶來了更好的創新成果。「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我們想讓大家感覺到我們是公司整體的一部分。」研究表明,儘管大多數員工認為他們在家裡時更專注,大部分還是要每天來辦公室。「在內心深處,我們與社會是分離不開的,」她說。
「這一點我們憑直覺就可以知道,但一些公司卻認為在家辦公無助於工作效率,而沒有意識到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畢竟,每個員工都應該是工作空間設計的一部分。」
出自創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