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要?外資。
還有誰要?外資。
2006.02.15 |

春節前台灣金融市場發生幾件大事,或許會被年節的砲竹聲所掩蓋,也或許會隱沒在股市難得一見的榮景背後,不過這些事件,絕對是劇變的濫觴。
首先是傳言將有外資入主的萬泰銀行,終於宣布誰是意中人。樓梯響了兩年,終於看到人走下來了,出現的果然是市場猜測中的奇異消費金融(GE Consumer Finance),經由辦理現金增資以及私募發行可轉債,奇異消費金融持股將達到24.9%,成為萬泰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
接下來是在消費金融風暴中受傷最慘重、在外資分析師眼中缺錢缺到發慌的台新金控,宣布獲得美商新橋投資(Newbridge Capital)270億台幣的投資,日商野村證券也將投資40億元。這劑310億元的強心針,不但讓外資分析師罕見的一口氣將投資評等調高兩級,也讓台新終於有口袋來應付問題,宣布增提呆帳準備190億元。

策略性投資人浮出檯面

萬泰和台新所引進的外資,和原來台灣市場上習稱的外資有顯著不同,因為奇異和新橋都是策略性投資人,而非財務性投資人。不但都是最大投資人,都占有至少兩席的董事,將來這兩起外資,都將對策略方向以及人事,有極大的影響力。其實萬泰銀行在去年甘願讓出現金卡霸主的地位,不盲目衝業績,因此在消金風暴中受傷相對較輕,就是因為奇異已經積極介入;台新在宣布外資加入後,馬上增提呆帳準備190億元,應該也是外資入股的交易條件。
奇異本來就是美國市場上消費金融的贏家之一,將來可望透過萬泰在台灣一展身手。比較有趣的是美商新橋,前年就曾以12.35億人民幣(約49億元台幣)取得17.9%中國深圳發展銀行的股權,不但入主後積極招兵買馬重整人事,還曾經回馬槍在美國控告台灣的中信銀曾經干擾交易,買賣已成還找第三者的麻煩,動作之大也屬罕見。

愈來愈多「禿鷹」爭相來台

其實包括新橋、買下日本新生銀行的力寶塢(Ripplewood)以及和美國布希家族有關,盛傳這次也對台新有興趣的卡萊爾集團(Carlyle Group),都是國際知名的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他們的主要一項業務在於尋找管理欠佳,以至於股價不振的標的,買下重整後再行出售,因此就是有「禿鷹」稱號的公司襲擊者(Corporate Raider),他們在日韓都已經大展拳腳,進行別人不敢作的整頓工作,像是重建方向、裁員以及積極討債,完成後再出售給花旗銀行或渣打銀行,或是直接在市場上出售持股。
新橋在台新進行的整頓,不是讓人眼睛一亮,就是會讓人心寒。不管成功與否,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受害者——本土的金控,外資一旦介入,本國的金控難以出得起一樣的價錢,整頓前的出價比不過私慕基金,整頓後也比不上國際銀行。再加上台灣輿論的撻伐,要再擴張版圖,難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