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 LazyBox旅行網站-獨創旅程卡,超過萬筆景點資料的行程規劃工具
【Meet創業之星】 LazyBox旅行網站-獨創旅程卡,超過萬筆景點資料的行程規劃工具
2014.03.03 | 創業

每到出發旅行前,事前的資料整理與旅遊規劃工作往往是最繁瑣的。為解決愛好旅遊者極大的不便,由神坊資訊數位生活事業部團隊所推出的「 LazyBox旅行網站 」,不僅能提供旅遊前的行程規劃參考,更能取代出門旅遊時需帶著厚厚一疊資料的不便-只要透過事前利用網站規劃、旅行時拿出 App導覽 ,人人都能輕鬆化身為旅遊達人。

負責網站總籌的陳韋涵說明,原先LazyBox的成立,是為協助公司主網站推廣流量的綜合型吃喝玩樂論壇,提供和生活服務有關的內容。「後來發現,光靠文章好像已不足以帶給使用者完整的服務。」於是團隊開始思考更多模式和出路,深究使用者真正的需求所在。

「為了讓更多熱愛旅行的人,便於找尋旅行資訊外,還可以在找的過程中蒐集靈感,動手規劃行程。」行銷企劃蔡孟蓉說明,於是團隊運用LazyBox網站原本的資訊量,加上規劃功能,揉合這兩者帶來的優勢,遂在2013年6月推出全新的旅程規劃服務。

LazyBox旅遊規劃網站,提供2萬6千筆集結眾人力量建立的景點資料庫,詳盡的地點資訊、地圖及景點圖片,讓使用者一旦看到喜歡的景點,即能按下收藏,迅速為旅程累積靈感。規劃好的景點,系統會分析其地理位置的相對距離,自動排列前後次序;如果想改變行程,只要按住景點恣意拖拉即可,亦可進一步備註要項、預算或自定欄位等等。

規劃好的行程可跟親友分享,或是參考他人的旅遊規劃,複製到自己的行程當中就能進一步編輯。在結束一趟美好的旅程後,回頭還可以到LazyBox網站分享心得。如此一來,透過旅遊愛好者彼此的分享、介紹旅遊書上看不到的在地景點,可以玩得更深入有趣。

到了景點當地,打開「LazyTrip」App,按圖索驥前往早先規劃好的行程。使用者只要一鍵連結Google Map導航地圖,便能提供最佳的路徑規劃,也可即時更改修正。App上線後頗受大眾好評,上線第一週就進榜App Store旅遊類新品第1名,旅遊類總覽第4名。「當初原本是夥伴想滿足自己能輕鬆排旅程的慾望,卻同時解決大部分人的痛點。」陳韋涵感到意外地說。

此外,團隊獨創的「旅程卡」設計,清楚呈現旅程景點、交通方式、時間等,取代傳統旅行社箭頭式密密麻麻、難以想像的文字資料。蔡孟蓉說明,使用者可直接於文中嵌入景點卡及旅程卡,方便快速記錄。「甚至有利於部落客分享,吸引流量。」目前LazyBox累積有34位駐站作家及3千多篇網友分享文章,而這些優質內容也在今年正式成為奇摩旅遊頻道的內容提供商。

清楚簡潔的資訊不僅讓使用者一目了然,也便於旅遊商品的推廣。團隊目前與台灣大旅遊(台灣大車隊旗下的旅遊服務)合作,提供旅遊商品上架服務。目前網站上約有20多個套裝行程,雙方從中分潤,因此旅遊產品的導購機制,也作為LazyBox主要的獲利模式。

除了和旅遊業者合作,LazyBox也採取App租賃的方式,提供觀光導覽系統服務給屏東縣市、宜蘭、彰化等公家單位,作為推動在地觀光使用。配合公家單位提供的觀光資訊,使用者可直接將喜歡的景點加入蒐藏,加上當地語音導覽,就像是隨身的虛擬導遊帶著你走。

LazyBox團隊表示,雖然網站建置的最初目的,是希望累積流量導回集團旗下的電子商務主網站。但隨著LazyBox的業務拓展,今年將有機會逐步實現獲利。下一開發階段將更多著墨於個人化功能,讓整體使用經驗更完整。


左至右說明,後排為網站總籌陳韋涵、軟體開發陳致琦、軟體開發林育全。前排為網站開發石佩玉、行銷企劃蔡孟蓉。(攝影/蔡仁譯)

【創業教我的事】 創業者要有相當程度的自信,任何的外來意見都需經過判斷,未必所有的解決方式都適合自己。不要輕易的受到影響,而改變了重要的初衷。

Q1. **** 主要還是LazyBox的獲利模式。目前LazyBox會以觀光導覽系統服務,以及旅遊產品導購作為主要的獲利模式,輔以廣告的收入,未來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的模式。

Q2. LazyBox **** 目前的規劃是先增加與公、私單位的系統合作,經由合作過程取得大規模的對外曝光管道以及資源。同時與旅遊產品提供商合作,讓使用者在規劃旅程時可以有更完整的體驗。

團隊 Team 5人,2位PM及3位工程師。

LazyBox 網站服務 Project LazyBox是為熱愛旅行生活的人打造的平台,網站裏頭綜合了幫助旅人成行的所有條件與工具。從尋找旅行靈感(駐站作家遊記) → 確定去哪裡玩(找景點功能) → 安排旅程(找旅程功能),使用者可以在網站裡頭直接收集旅行資訊,並且直接規劃旅程。

成立時間 Founded Time 神坊資訊成立於1999年12月12日,LazyBox網站於2013年1月正式上線

主要用戶 user 喜歡科技、願意嘗試新工具、也熱愛自助旅行的人。並鎖定20-40歲的年輕人們,習慣在網路上查找資訊,並且也習慣自己規劃旅行的人。

商業模式 **** 旅程規劃系統租賃、旅行類商品導購、廣告收入等。

網址 http://www.lazybox.com.tw/

【活動預告】創業小聚#39* **** **** 3 月 19 日(週三) 19:00-21:00在犇亞國際會議中心。邀請你知我知好學網營運長林才越Eric、獎金獵人創辦人洛克仔Roxman、CWMoney共同創辦人謝明宏Alan、Muzik Online副營運長徐有鍵Ken、xBeacon創辦人陳洪典。以及曾擔任過天使投資人角色,目前在上海創業的黃紹麟Max,在本場活動將分享:從投資者轉變為創業者角色的心路歷程,以及提出長期對中國市場、對當地創業環境的觀察與剖析。 詳見活動網頁

關鍵字: #Meet創業之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