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及電電公會近日共同舉辦3D列印國際研討會,英國諾丁漢大學3D列印研發中心Richard Hague教授更看好台灣在資訊IT、製造業方面有很深厚紮實的產業鏈基礎,且又位於高速成長的亞太市場,未來在3D列印驅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下,絕對有很大的機會,這次來台便是為了與在地供應鏈洽談合作,接近生產業者。
近年來3D列印隨著技術進步,機器改革,其應用愈來愈廣泛,從工業、汽車製造、消費產品、醫療產業、甚至藝術與教育領域都有,3D列印變得什麼都能印。而3D列印市場火熱,不少相關業者身價也水漲船高。
相關供應鏈股價活跳跳
例如美國3D列印廠Proto Labs股價創3個月高營收、淨利登峰,日前公佈2013年第4季(10-12月)財報,營收年增31%至歷史新高4,400萬美元,淨利也年增29%至歷史高點9,500萬美元,本業每股稀釋盈餘達0.39美元。德國3D印表機生產商Voxeljet去年底在美國上市,也順利IPO籌資到8450萬美元,上市首日更飆升122%,帶動美股、陸股的3D概念股全面走揚。
另外像3D System與Stratasys 也靠著賣3D印表機,讓兩家公司股價狂飆,現掌握住七成市場,去年甚至還一舉拿走十億美元的訂單。
Stratasys亞太區銷售總監Omer Krieger這次來台指出,「屬於個人工作室或是小型設計用的3D列印機未來會開始流行,這有助於一般民眾對3D列印技術的認識與接受,讓3D列印更普及。」
不過,Omer Krieger仍認為,將來整個影響生產型態,顛覆產業鏈的,其最大爆發力仍是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上,因為能夠直接生產出終端產品。
美國3D Systems執行副總裁Michele Marchesan則認為,「3D列印已開始進入全新的時代,以往可能以打樣為主,只能提供單色、小量化生產,但現在可混合使用多種色彩與不同的材料,進行多樣多量生產。」
年成長率超過100%
看好3D列印後勢,台廠業者金寶執行長沈軾榮指出,「電子產業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都沒有可以連續3年維持年增率100%,現在看來就只有3D列印可以,而且未來一、二年會以百之百的速度成長。」
金寶去年透過轉投資三緯發表自有品牌的3D印表機「da Vinci 1.0」,符合一般個人與家用市場,售價僅新台幣1.5萬元,近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本月開始將在中國大陸、日本和美國鋪貨,今年第三季將預計推出四、五項新機種搶市,估計今年出貨量可達10萬台。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以學界來說,台科大早在研究3D列印技術這方面有十餘年的投入,比方工程學院長鄭正元便投入超過20年,其他像機械系鄭逸琳教授、材料系邱士軒教授、自動化所蔡明忠教授、建設設計系施乃中教授與工設系等皆投入十年以上的研究,現在最新有金屬3D列系統研究與彩色3D列印研發。
台科大工程學院鄭正元院長說,像日本與歐洲各國,投入3D列印的研發一年都是好幾百億、千億在發展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系統,不是單一業者的扶植,而是整個產業戰略,反觀台灣,一年才幾千萬的投入研究,未來如何追得上國際?
擁有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工程與雷射加工博士的鄭正元,專長包括光機電工程學、雷射加工、積層製造,更曾任台駐俄羅斯代表處科技組長。他看到國外的模具業、CNC加工業、模型翻模產業、航太工業以及福特汽車,都已經開始產生巨大的變化,用3D列印來生產小量客製化多樣的零配件。
對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曾說,「若3D印業會變成第三次工業革命,我的名字倒過來寫。」鄭正元認為,「郭董是以塑膠材料的出發點去看,若是金屬列印速度加快,就不是單純這麼簡單的事,尤其是像雷射金屬燒結技術成熟,就可以直接製造金屬器具,會很不得了。」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