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選擇自由行的旅客人數越來越多,行程規劃服務便是眾多新創團隊發揮的項目之一。曾氏兄弟於2011年創辦iBeengo,最初願景是為了協助人們解決繁瑣的規劃過程,提供「食、住、遊、購、玩、行」等多樣服務,提供人們輕鬆地完成一趟夢想旅程。之後團隊歷經了幾次轉折,決定鎖定在「行」的領域,並在今年年初推出 DingTaxi線上包車平台 。
iBeengo的名字發想,就是結合英文的「GO」和「BEEN」,意味著「我去過那」、「一起去吧!」等涵義。弟弟曾彥豪從5歲就出國旅行,22歲就已經去過了23個國家;而哥哥曾亭瑞則是居住過台灣、日本、印度、加拿大等4個風俗民情截然不同的國家。
兄弟兩人熱愛旅遊,所創立的服務皆與之有關。曾推出iBeengo線上行程規劃平台,開放網友分享旅遊行程,進而推薦給其他人作為規劃時的靈感來源。接著,曾彥豪因為去歐洲留學時,參加了當地的walking tour(徒步旅行),激發他有意在異地推廣台灣旅遊的想法。
於是曾彥豪開始在2013年10月舉辦實體活動,接待各國青年參訪團到台灣旅遊。「當時本來想藉由實體活動來推廣網站,增加iBeengo的網站流量,」但出乎意料地,線下實體活動反而大受歡迎。團隊因此成立 iBeengo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讓海內外青年能更深度的認識台灣,體驗在地旅遊。
iBeengo知名度漸漸打開,這股觀光風吹到了中國。團隊表示,「陸續接到大陸自由行的旅客,委託我們安排旅遊規劃。」iBeengo團隊從設計行程、代訂票務、交通住宿,到自己親自帶團,為的是「想帶給出門在外的旅客,免去支付旅行社的高價費用,透過在地人的帶領,讓旅客玩到與跟團不一樣的旅遊內容。」曾彥豪說。
雖然私人帶團的模式讓團隊一度有明顯獲利,但因參訪行程屬於高度客製且精緻的服務,加上消費者一年出國旅遊的次數有限。在服務無法規模化的情形下,團隊發現台灣尚未有包車接送的代訂平台,「而這是有機會的市場缺口,」曾彥豪說。因而團隊鎖定在「行」的服務,創立「DingTaxi線上訂車平台」,專注在提供機場接送,包車導覽等。
「台灣交通其實很方便,只要我們安排好行程,就可以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司機帶領,」曾亭瑞說。iBeengo團隊與持有證照的車隊簽約合作,每位司機皆受過專業的導遊訓練,熟悉在地景點。無論是自由行的旅客、家庭出遊、或是出差洽公、接待客戶的商務人士,都可以免去人生地不熟的交通困擾及語言障礙。
而團隊未來也計畫朝海外發展,他舉例,「例如在日本旅遊的華人,只要上平台填寫資料、描述需求,就可以透過DingTaxi找到共通語言的『在地司機』,帶你玩遍知名景點。」
曾彥豪表示,DingTaxi其實是傳統車隊的行銷平台,透過平台為車隊帶來業務;同時推廣台灣旅遊,把世界各地的人都帶進來台灣,促進消費與觀光,把iBeengo打造為值得信任的台灣品牌。目前團隊已服務超過1千多組旅客。
團隊經歷過3次的大轉折,從線上、線下,最後又回到線上成立平台。「做網站不容易,要找到使用者的痛點,」曾彥豪說。團隊初期開發了iBeengo行程規劃網站,雖然沒有引起很大的市場迴響。但從中學習到很多關於旅遊的產業知識及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去快速測試市場,有助於他們累積實力、重新出發。
圖左至右創辦人曾彥豪、曾亭瑞。(攝影/林衍億)
【創業教我的事】創業就是:Life is work and work is life,我們真的很喜歡現在所做的事。
Q1. DingTaxi與前陣子進入台灣市場的Uber不同,他們專注在運輸這件事,而我們強調的是旅遊服務,各自的定位不太一樣。
Q2. 兩位創辦人擁有豐富的國際工作經驗及學歷,以及自從創業2年累積了不少網路行銷及實體旅遊服務的經驗。
團隊:4人
公司服務:鎖定全球熱門地區的華語機場接送與包車服務的網路平台
成立時間:2011年
主要用戶:自由行的家族及商務人士
商業模式:販售機場接送及包車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