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柯文哲:科技讓這場選戰從不可能變成可能
[專訪] 柯文哲:科技讓這場選戰從不可能變成可能
2014.08.22 | 科技

[2014年4月號期雜誌精選] 如果沒有網路,根本不會出現柯文哲。過去28年,柯文哲一直是人稱「柯P」的外科醫師。35歲就成為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是台大醫院百年歷史裡的第一人。他率先引進葉克膜技術,曾創下讓病患連續使用長達117天再移除的世界紀錄。他敢言快語的作風,以及在網路上瘋狂流傳的「柯語錄」,與深厚的醫學素養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因而有著「怪醫」封號。但在2014年,柯文哲卻決定脫下醫師白袍,正式投入台北市長選戰。

他雖是政治素人,卻大膽站出來和兩大黨的候選人競爭,這一切的關鍵,全都來自那個堪稱台灣民主史上的網路奇蹟──讓25萬人走上街頭的白衫軍運動。白衫軍讓他明白,網路讓過去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變為可能。他打開手機,熟門熟路地說起LINE、Facebook、flyingV等新工具如何幫助他參選,更直言如果沒有科技,根本不可能會有這場選舉。柯文哲的參選,就是科技改寫政治的最佳寫照。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柯文哲認為網路時代大大降低了參選的門檻。圖片來源:蔡仁譯攝)

我在10幾年前就發現,IT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以前在微軟時代,那時候是Word、PowerPoint、Excel,如果你用Email的時間超過其他程式,證明你是E化的公司。後來我發現,Email用的越來越少,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現在大家都是低頭族,新技術的出現會改變人的行為。我估計未來5到10年,頸椎長骨刺的人會越來越多(笑),變職業病了。

現在連我太太都抱怨,整天低頭不跟她講話,都在看手機。以前我是坐在電腦前處理,處理完了才可以回家,現在可以回家看iPhone,雖然人在家裡,可是不理她的時間卻變長了(笑)。

科技對這場選戰來講,最大的改變是什麼?這場選戰從一開始前面5個月完全沒有辦公室,現在也才4、5個人,但我們同樣可以運作,就是靠科技。像是以前你要怎麼開會?人沒有聚在一起沒辦法開會,但透過好多個LINE群組,讓指揮系統轉移,每個人管一個team,我在中間是核心的圓,旁邊跟著好多群組,我常常看他們在討論什麼,LINE就是一種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分散式組織)。

現在我的LINE裡面有15個群組,跟辦公室直接有關的就有10個,LINE改變了整個選戰的運作模式,以前不可能這樣子呀!以前要聚在一起開會,然後解散各自做事,還要再回來開會。現在一個大方向講了,然後大家都在跑,用LINE再連絡,現在我們都用LINE管理。

還有Evernote,以前開會要準備PowerPoint、投影機,後來發現太麻煩了,就把資料傳上去,後來開會很好笑,每個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機。我也有Facebook,有天我發現Facebook有17萬粉絲,比報紙一天發行量還大,我自己就是媒體。我不但有Facebook,還有一大堆後援會,各個後援會自己去運作,我們只要在中間監控,表面上是Decenterlize(分散),但其實是Centerlize(集中)。

後來flyingV也出來了,之前醫界聯盟才剛在上面發起「白色的力量」演講募資。說不定以後會從flyingV到flyingP再到flyingI,P是Policy,如果一個立案你有辦法募集3萬個讚,我就送進市議會去討論。I是Investor,就像青年創業一樣,以後也許在市府裡有公辦的flyingI,弄個育成大樓,小公司只要資金有了,我們提供法律顧問、會計顧問,共享資源,建構一個平台。

我現在找一個最年輕的人當網軍司令員,才24歲,為什麼選他?他說他以前在台大校園辦過網路電視,我想說奇怪,小小年紀可以找這麼多女生當他的主播,好像滿厲害的。現在就他一個人去組織網路上的事,我說你要當韓信(笑)。

政治素人用科技參選

所以你看我這場選戰,從頭到尾科技的東西用很多。應該這樣講,科技讓這場選戰從不可能變成可能。LINE讓機動性變高、Evernote讓開會速度變快、透過Facebook凝聚群眾⋯⋯,科技讓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做得到了。雖然過去也有科技,但專業門檻還是很高,現在進入門檻變低了,一個政治素人沒有專家幫忙也可以搞到現在,如果沒有科技,這場選戰根本不可能。

包括我過去在網路上的知名度,也是累積,如果沒有網路,根本不會出現柯文哲。過去一個成熟的明星要多少造勢場合,可是我們現在都不用呀!我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買過媒體,網路世代明星出現的方式不一樣。

但我發現我現在每天花很多時間是做什麼呢?是去Google看過去24小時我的新聞,我才知道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台灣的新聞是製造業,常常講什麼你自己都不知道,我常常透過Google新聞,才知道我在市面上是長什麼樣子(大笑),樣子每天在變呀!從外星人變大野狼,透過Google新聞了解自己,不然我都不曉得。未來應該也要有柯語錄第二集,就是把過去媒體的標題寫下來,然後在下面寫個註說明一下,變成新版柯語錄。

這一切都是因為看到白衫軍的出現,如果沒有白衫軍,我根本不敢投入這場選戰,因為不發便當、不發走路工,竟然可以群聚25萬人,如果按照傳統方式要花多少錢,不得了耶!你看要發傳單、要廣告看板、要組織動員,假設一個人成本500塊,25萬人要1億2千5百萬,開什麼玩笑!白衫軍讓我知道公民社會有機會興起,網路最大的功用,就是讓公民社會的直接民意變成可能,如果沒有這種先前的經驗,我根本不敢投入。

在網路時代,它讓以前無法想像的選戰方式,現在可以做到,降低參選需求。以前你要參選,如果沒有一大堆錢、一大堆人根本沒辦法,現在透過網路可以比較便宜地達到同樣的效果。我們現在才花多少錢,我第一階段零元競選真的是沒花錢,第二階段開始宣傳,比方說人家有廣播節目我們去參加,政治節目去參加,專訪去參加,有時候還可以拿到車馬費(笑)。我也在想,能不能辦一場選舉是不要印旗子、做面紙的,透過網路大家自己下載列印,我們成本一定是最低的。

我也在思考,未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4月底官網會出來,YouTube也會出來,甚至變成網路電視台,把過去專訪整理集結,點進去有柯P的文章、柯P的影片,分門別類。也會用官網去進行募款,還可以賣周邊商品,像我現在有書,很多商品會慢慢出現,商品本身又可以宣傳,像戴一個柯P的帽子在街上走,比純募款更有效。我也想做到讓募款過程透明化,將來也可以用維基概念寫市政白皮書。

21世紀的甲午戰爭

我把這場選戰叫做「21世紀的甲午戰爭」,今年剛好也是甲午年呀,這場戰爭跟1894年那場戰爭有同樣的意義,不僅是新技術的引進,更是思想文化的改變。1894年的甲午戰爭日本為什麼贏?當時中國北洋艦隊也有武器,但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之爭。滿清政府強調船堅炮利,但日本明治維新是君主立憲,在政治、法律、經濟都有改革,所以1894年的戰爭,不僅用科技入侵,也用思想文化入侵。

所以當我們學到新科技的時候,帶來了怎樣新的思維?比方說LINE的出現,強調的是在網路世界大家一樣大,每個人都可以貢獻同樣的智慧,開會沒有大小之分,把階級式組織扁平化。flyingV的概念是直接向人民訴求,不用透過樁腳或財團,直接向老百姓募資。

Facebook是直接訴諸民意,突破了媒體的限制,以前你要買多少媒體才有通路,現在我的Facebook已經是一個大報的實力。也許要更勇敢講一句,以前我們都說終結議事世代,恐怕下一個口號是終結代議政治,因為科技影響直接民意的形成,就不需要代議政治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