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變了!過去一向給人相當科技感的聯發科,今天正式在北京舉行品牌策略發布會,包括總經理謝清江、首席行銷長Johan Lodenius、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朱尚祖、以及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都出席今日的發布會。不同於過去一般記者會多以飯店為主,這次發表會場地選在聯發科中國總部附近,在北京相當知名的798藝術園區內的尤倫斯當代藝術館舉辦。
圖一:聯發科選在北京798藝術園區舉辦品牌發表會
「做品牌最大的意義在於宣示我們要改變!」謝清江指出,聯發科成立17年以來,一路都是跟隨著客戶成長,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無晶圓 IC 設計廠商,全球前 10 大、IC 設計公司中唯一的亞洲企業, 而聯發科的成功之道,在於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優異產品性價比,讓終端廠商能夠更快更容易的推出產品,加速產品普及,然而,過去許多一起合作的客戶,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已經從早期的白牌模式走向品牌模式,加上資訊的透明化,許多消費者會透過對於規格的比較,來進行品牌價值的評價,因此聯發科技現在及以後要做的,就是通過提升品牌影響力,協助客戶產生更高的品牌議價能力。
最明顯的改變在於企業識別標誌從過去慣用的藍色調,大膽改為亮眼的橙色及綠色,這個由瑞典籍行銷長操刀的改變,謝清江自己都坦言不習慣,行銷長Johan Lodenius指出,就全球人口及經濟變化看,每天花費在10~100美元的新中產階級大量產生,未來20年內,數量會增加3倍,加上科技產品已經越來越融入日常生活,,比起一般主流產品,這群新誕生的族群對於產品希望業者能提供更高規格,但定價與主流產品相去不遠,形成與過去中端不同的「超級中端市場」。因此科技業者必須用更活潑、更趣味的形象與市場溝通,所以聯發科這次的品牌改造,不僅是企業識別的轉換,同時也提出了「Everyday Genius」創造無限可能的訴求。
圖二:總經理謝清江(右二)、首席行銷長Johan Lodenius(右一)、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朱尚祖(左二)、以及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左一)都出席今日的發布會
不過謝清江強調,聯發科做品牌,技術力還是核心競爭優勢,也是品牌發展的基礎,品牌的推動策略,並不會直接採取B2C 的模式,而是通過B2B2C的共同行銷方式來完成。他舉例,像是華為榮耀3X、或是TCL、酷派的手機廣告中,帶入聯發科的真八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PC時代,英特爾的「Intel inside」模式,成為零組件品牌的經典代表案例,聯發科的品牌行動,也被外界認為是行動時代的「inside」模式。不過行銷長Johan Lodenius認為,英特爾的訴求,仍是偏向產業內的地位,而聯發科希望可以傳達更多消費者的價值。他同時指出,許多人雖然質疑台灣做品牌的能力,不過來自瑞典的他說,瑞典也僅僅是900萬人的國家,但仍可以創造出像H&M、IKEA這樣的全球性品牌,因此關鍵不在於本地市場大小,而在於產品是否具有全球競爭力,此外,這兩個品牌抓住平價大眾市場的概念,正好也是聯發科可以發揮的地方。抓住由中國帶領起的亞洲成長動能,聯發科正展現由亞洲IC龍頭挑戰全球龍頭的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