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Q1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
2014年Q1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
2014.05.20 | 行銷

域動行銷首次發表2014年第一季「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報告內容包含「網路、行動媒體使用行為」、「行動現況專題調查」及「事件觀察」。本季的行動現況專題調查,將針對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習慣、App使用行為,與廣告形式喜好調查為主軸,並且特別以農曆春節、228連續假期與太陽花學運這三個主題,深入觀察網路、行動上的流量變化與數據分析。

消費者的生活習慣  影響載具間的移轉 ## ##

週一、週三是使用電腦上網的最高峰,並隨著周末假期的靠近,流量至週五後逐漸遞減,且轉移到行動載具上。因此行動流量變化,對應上班族周間活動模式,在週五到週日期間,消費者移動的時間增加,依賴手機載具時間遂而拉長。而在星期六,由於出遊比例較高,可看出網路、行動的流量呈明顯互補,顯示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任何一種數位載具的使用行為已密不可分。

▲2014.Q1網路、行動一週平均上網流量圖。

鎖定精打細算族 讓「親子Family」、「比價王」省出大商機 ## ##

針對網路、行動頻道內容的流量變化,進行消費族群與內容頻道的特殊交集觀察後,我們發現「親子Family」和「比價王」,皆是消費力驚人的族群,並從這兩個族群長期喜愛且關注的網站、行動內容來看,在週間屬於小週末的週三和周六日,都是消費者渴望獲得此類訊息的高峰。對於廣告主來說,在週間或週末設定行銷議題時,可搭配生活型態的流動,在幾個高峰點可多加施力,或追加活動誘因。

▲2014.Q1網路、行動一週平均上網流量圖,從左圖開始依序頻道為:生活消費(網路)、行動社群(行動)、社群分享(網路)。

「半澤商務族」、「財經專家」、「時事評論家」新聞交通資訊絕不可少 ## ##

根據此份調查報告,更發現「半澤商務族」、「財經專家」、「時事評論家」這三種商務類族群,對於新聞理財頻道和交通導航內容皆深感興趣。不論網路或行動皆是他們主要的使用載具,如遇特別新聞事件又會以行動使用為多(註),另在能夠幫助這群人了解通勤狀況的交通導航內容,行動載具在週間絕對是這群移動族群的首選,且在假日達到使用高峰。對於廣告主來說,這類族群的人,大多長時間閱讀訊息,點選或跳出活動廣告較易干擾,建議可長期與消費者溝通品牌形象與新品上市訊息,既能平衡消費者感受又能達到品牌推廣的目的。

▲2014.Q1網路、行動一週平均上網流量圖,從左圖開始依序頻道為:生活消費(網路)、社群分享(網路)、行動社群(行動)。


人人都愛小幫手,工具類App下載量第一名 ## ##

台灣行動用戶最常下載的App類型,第一名為工具類App,表示能輔佐生活的工具類App廣受使用者喜愛,且實用性高,同時也是消費者最願意購買的App類型。其中排名最落後的新聞/財經類型App,由於開發行動網頁較早,因此已能滿足閱讀需求,故開發App的可能或也同時影響App下載量。

▲台灣行動用戶最常下載/購買App類型調查。資料來源:智慧型手機App使用行為調查,調查有效樣本200份;調查期間:Q1,2014。

Content is 王道!行動用戶最愛影音廣告 ## ##

另外,在消費者對於廣告形式接受程度調查中,根據統計顯示,橫幅(Banner)廣告是讓使用者最感習慣的廣告形式,並且還是吸引消費者願意點選的廣告形式中的第二名,表示其實橫幅廣告的形式、大小、介面,已能逐漸被大眾所習慣與接受。當然最吸引行動用戶點選的第一名廣告形式為「影音廣告」,可看出視覺上的刺激,是能大大促成消費者進一步了解廣告訊息。不過,影音廣告其實必須做到,在不打擾消費者的使用情境上,又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才能讓消費者願意點擊廣告。由此可見,廣告已經成為使用者生活上能夠討論的話題,有趣的內容讓使用者在閒暇時間也能放鬆心情。

▲橫幅(Banner)廣告,已讓使用者最感習慣。

▲影音廣告最能吸引消費者並點選。

優惠在哪,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就在哪! ## ##

根據台灣行動用戶對於有興趣的廣告內容調查發現,女性對於有趣搞笑、賺人熱淚的劇情、創意廣告、喜歡的名人藝人是有高度的反應力;而男性則好奇在品牌形象廣告、新產品上市這部分。當然深受消費者喜愛的,依舊是特價優惠的訊息。另外統計更顯示,有68%的消費者願意點選廣告訊息中的折價資訊並兌換。

▲女性最愛創意十足及催淚劇情廣告;男性對於新產品上市、特價優惠興趣高過女性。

面對連續假期,廣告主應該如何因應 ## ##

消費者外出或在家的時間比例,可由假期長短得知,如遇假期天數較少,消費者依賴PC的程度高於行動載具,反之亦然。不過,由此農曆春節長假、228連續假期,這兩波段的連續假期觀察,網路、行動的流量皆向上成長,顯示數位媒體與消費者生活密不可分,尤其在行動載具的流量成長幅度更甚,行動已成為消費者必備品,同時也代表多螢行銷正在蔓延。因此,我們認為廣告主面對,接下來其他節日的連假以及7、8月的暑期長假,應即早思考如何在特別假期中,針對不同波段和節日屬性,做媒體預算的有效分配,找到精準的目標族群,獲得商品上的銷售佳績。

▲2013年與2014年春節期間(左圖)/228連假(右圖)與周間平日均日流量成長表現相較圖。

遇上特殊新聞事件,廣告主應該如何因應? ## ##

在318太陽花學運落幕後我們發現,往往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當下至隔天,新聞類頻道不論在網路、行動皆呈現高流量的狀態,並且也會因為後續新聞發酵、擴散效應,讓新聞類頻道流量居高不下。現在的新聞頻道藉由數位媒體的即時性、便利性、高彈性,跟隨新聞事件做最快速的媒體報導,著實提高了時事新聞類族群在網路、行動上的黏著度和依賴性。因此,我們建議對於想和時事新聞類族群溝通的廣告主,除了掌握新聞事件發展趨勢,更應該借重數位媒體的即時性、高彈性,搭配能夠提供即時服務的數位媒體顧問、廣告平台,隨時調整媒體投放策略,找到最適的投遞時間、族群,有效達到銷售目的。

▲網路整體流量成長5%以上。

▲行動整體流量成長10%以上。

出自 域動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