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創辦人Brian談WhatsApp(下)~沒拿下台灣和日本市場,很可惜
共同創辦人Brian談WhatsApp(下)~沒拿下台灣和日本市場,很可惜
2014.06.09 | 創業

繼上篇報導了WhatsApp聯合創始人Brian Acton在接受採訪時,講訴了自己從當初面試Facebook被拒,到創立WhatsApp被Facebook 190億美元收購的故事。

除此之外,Brian Acton還有一個為人熟知的事情—— 他在WhatsApp的辦公室裡,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沒有廣告、沒有遊戲、沒有花招),這個原則一直被沿用至今。這幫助WhatsApp保持簡潔的產品風格並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張。本篇文章裡將說明,WhatsApp是如何打造產品,以及他們在進行全球擴展時的經驗。

產品原則:實用性第一,控制成本

Brian貼在會議室裡的那張紙條,並不是一句口號。發展至今,LINE和微信各種平台化嘗試,東西越來越多了,但是WhatsApp還是那個簡簡單單的老樣子。

Brian說,Utility(實用性)就是他們主要的原則, 連接世界各地的人、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溝通,就是他們的願景。所以,一年半以前,當他在紙上寫下這幾句話時,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決定堅持走這條路。「我們就要做簡單直接有用的產品。」

他回憶說,在2010年的時候,用戶數和活躍度是他們關注的兩個指標。「兩個都在增長才是健康的。如果我們增加功能,活躍度會提高,如果我們增加平台或者語言,用戶數會增加。但是,關鍵是平衡兩者。」

到現在,WhatsApp也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最開始,他們是靠收費使用來獲得收入,這個與微信或LINE的盈利模式比起來,簡直可以說是簡單到爆炸了。但是即使這樣,WhatsApp也僅僅靠著5000萬美元的C輪投資,一直撐過了好幾年。「我們把增長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用戶數,一個是營收。」Brian說。

「在用戶增長方面,我們主要看地區和文化,看是什麼阻止了當地的用戶不用我們的服務,是不是人們不想換電話號碼?還是別的原因?而且我們會從世界不同地方徵才,提供各種語言發展無礙;而在收入上,我們主要的做法是成本控制,這樣不需要很多收入就可以維持收支平衡。」

 ****平台化:慢慢來,寧缺毋濫

「為什麼不去添加更多功能?我們要的就是簡單有用,所以我們添加功能的原則就是,看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是有用的。爺爺奶奶會用這個功能嗎?年輕人會用這個功能嗎?如果不是廣大人群可以使用,我們就不會去加它。」Brian說。 

所以,對於WhatsApp來說,他們遲遲沒有開放API,也遲遲沒有進行從工具到平台的轉型。

他強調,WhatsApp並不是完全禁止API,而只是不把它當作優先選項。「我們希望保護用戶之間的對話。有很多人說想要API,但是我們知道API可能帶來垃圾訊息,所以對於把第三方帶到我們的生態裡來,我們會很小心。」

無論是Brian,還是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Jan Koum,都不希望看到用戶因為不停收到「低價夏威夷之旅」之類的訊息而​​卸除掉自己的應用。

但是他們的競爭對手都不這麼想。微信不同,LINE也不同,從貼紙到遊戲,他們提供很多的服務,但是Brian對一些做法,比如明星官方帳號,明顯地不以為然。但是對於語音訊息,他卻大方透露,WhatsApp會在今年推出這個功能。他說:「驅動我們的是實用性。如果有功能符合我們的有用和實用性原則,我們就會加入它。」

與LINE****和微信的全球競爭:「不那麼亞洲」是我們的優勢

IM應用顯然已經在全球成為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微信和LINE,Brian認為自己在全球化方面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不那麼亞洲」。

「我們把自己建立在實用性原則上。但亞洲有很大感情上的差異,比如說LINE,有很多可愛的元素、趣味貼圖在裡面。相對而言,我們偏向全球化,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更實用,這讓我們在很多地方很成功,比如中東和拉丁美洲。」

「LINE和KaKao與微信都有不同的營收嘗試,有的服務是很好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有一些奇怪的、不常見的服務。長遠下來,我希望我們的策略是成功的,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和別的人溝通。」

印度和台灣:本地化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Brian最後還分析了WhatsApp在印度和台灣的不同案例。

儘管此前WhatsApp一直要付費使用,但是他們在印度卻是免費的,主要是因為,線上支付方式在印度是不可用。「在印度,線上支付不被人們接受和理解,那裡的人剛學著使用這種方式;人們也沒有信用卡,更多的現金交易。人們想付錢買用我們的產品,但是沒有辦法付。如果在這樣一個地方還要收費,那就是雙輸。人們會放棄使用。」

而談到讓他遺憾的台灣,Brian認為WhatsApp在台灣的失利,蘋果要負一定的責任。問題同樣出自支付。

最開始的時候,台灣最流行的IM應用是WhatsApp,但是現在,LINE已經後來居上,成為主要的通訊工具。Brian回憶起當初在台灣遇到的問題時說,「最開始我們有一個PayWall,你要付錢才能在iPhone上使用,這就給了LINE一個機會,因為他們總是免費。現在我們改變了在台灣的商業模式,進行免費了,但是已經失去了機會。我認為蘋果應該對那個負一些責任,不然我們在韓國和台灣市場不會失去原本的優勢。」他遺憾的表示。

延伸閱讀:共同創辦人Brian談WhatsApp(上):190億美元收購背後的故事

出自PingWest

 

【早鳥倒數1天】2014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當穿戴裝置、物聯網、智慧應用為全球焦點時,你我的機會、台灣的機會在哪?7月9日創業小聚年會以「軟硬結合,啟動大創新時代」為主題,邀請Google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營運長申元慶、HWTrek硬體加速平台創辦人王仁中、大陸京東硬體平台JD+計畫負責人那昕、微程式資訊總經理吳騰彥(Youbike)、創意引晴執行長黃俊傑(影像辨識)、北京極科極客科技執行長王楚雲(智慧路由器),還有多組創業團隊分享他們觀點和經驗。

時間:7月9日(週三) 9:30-17:0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R201,台北市徐州路2號2樓
參加方式:6/10****前享早鳥票****65****折優惠
參見活動網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