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交通大學建築所師生所組成的UNICODE團隊本月將在法國凡爾賽,進入歐洲盃十項全能綠建築決賽,具體呈現「綠能蘭花屋計畫」,而這未來概念屋是根據交大從環境出發的「綠色核心價值、都市天際線與啟動社會引擎」設計理念所打造。特別的是,交大是這項綠建築競賽舉辦以來,第一支獲選的東南亞華人圈大學參賽隊伍。
帶領學生團隊的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表示,「未來概念屋的形成需要產學合作,因此過程中也尋求了台灣拜耳材料科技一同研究。」交大的蘭花屋需要在大量採光的同時並降低對能源的需求,透過拜耳材料科技的中空板建築原材料讓空氣得以在板材中間流通,進而有效隔熱。
拜耳的聚碳酸酯塑膠板材除了具有高透光率外,還能有效阻擋紅外線,不須倚賴大量空調設備與燈照,與一般透光材料相比,這種綠能板材可降低的室內溫度差異最高可達13度。而交大的蘭花屋計畫,也適合植物生長,適用台灣現有屋頂加蓋問題並降低熱島效應。
台灣拜耳材料科技總經理李銘城指出,「交大的入圍,不僅是台灣學術界的創舉,更代表著台灣學生在全球綠建築領域上的實力展現,而運用綠能材料,也實現他們在永續環境、綠色能源與智慧生活上的創意構想。」
由交通大學建築所師生所組成的UNICODE團隊於2012年以「蘭花屋計畫」報名歐洲盃國際十項全能綠建築競賽。此屆歐洲盃共計有來自全球44隊團隊報名,僅有20支隊伍通過初選取得正取入選資格。
初選通過後,2014年6月,交大UNICODE團隊更將在十天內於本屆歐洲盃決賽地點『法國凡爾賽花園』,以綠色植物與蘭花及節能建材,實地蓋出一座以綠能作為核心價值,可進行水資源回收、改善都市熱島效應的新形態社交空間「蘭花屋」參與決賽,7月公布結果。
2002年首次於美國首府華盛頓特區舉辦的十項全能綠色建築競賽,原由美國能源總署發起推動,以鼓勵永續社會、智慧生活環境與居住實驗的目標,2007年擴大發展為美國盃與歐洲盃,後12年間,吸引了全球152所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與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在內的一流大學團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