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us M810槓小米4,鎖定台灣手機第5大品牌
InFocus M810槓小米4,鎖定台灣手機第5大品牌
2014.07.31 | 科技

鴻海合作夥伴美商富可視(InFocus)在台發表4G全頻機M810,空機價9988台幣,由於與小米4同打「高規低價」路線,又是4G全頻機,被視為是InFocus針對小米4推出的競品。InFocus在台灣6月銷量開出紅盤,M210位居第五,在推出新機並深化電信夥伴的合作關係後,鎖定台灣手機銷售市占前三名。

InFocus近來發表的新品與小米競爭意味相當濃厚,此前的M210與M320被認為分別是紅米手機與紅米Note的競品。InFocus M210今年5月在台發表,和去年12月在台上市的紅米手機同樣配備4.7寸螢幕,採用四核心處理器,空機價卻只有3288元,比紅米手機3999元便宜。M320與紅米Note則上演「真八核大對決」,皆配備聯發科MT 6592, 1.7GHz八核處理器,售價分別為5888元及4999元。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圖說:InFocus M810今上市傳出捷報,於myfone購物上架後即被搶購一空;另也在MOMO購物、InFocus手機線上商城同步開賣。圖片來源:InFocus提供)

InFocus M810的金屬外表,和小米4上週發表會的主題「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又「撞臉」,不約而同強調手機外表的「精雕細琢」,且都使用高通S801 2.5GHz四核心晶片。小米4預計9月在大陸推出4G版本,台灣上市時間則未定,售價預定在9800到9900台幣之間。

不過,InFocus近來在台灣銷售成績相當亮眼,6月銷售排行位居台灣手機市場第五名,顯示平價機海策略奏效。InFocus M810發表後,讓密切合作的鴻海產品線更加完整,離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11屏3網2雲」藍圖又前進一步。

紅米虛報在台銷量,遭罰60萬

反觀小米今天則衰事纏身,公平交易委員會公佈,因紅米手機去年底在台舉辦三波網路購買活動,分別於12月9日、12月16日、12月23日,刊載「首輪10,000台開放購買」、「第二輪10,000台開放購買」、「第三輪8,000台開放購買」標語;並在每波活動後分別刊載「9分50秒紅米手機已售罄」、「1分08秒紅米手機已售罄」及「0分25秒紅米手機已售罄」廣告。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承認去年底的紅米手機開放預購數比實際上少了30台。圖片來源:小米微博台灣站)

但實際上,台灣小米在這三波預購活動中所提供的搶購資格數,分別為9339個、9492個及7389個,顯示在活動時間點尚有紅米手機,卻沒有開放搶購,反而徑自結束搶購活動,因而處罰台灣小米公司60萬元罰鍰。小米今也在台灣微博貼出照片寫著:「對不起,我們的確少了30台!」承認開放搶購資格與宣稱資格數不符。

InFocus大陸苦戰,找天貓幫忙

即使被指紅米饑餓行銷造假,無損小米在本土市場氣勢如虹,據研調機構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發表報告指出,在今年1至5月,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占21.4%、位居第二,超越iPhone的16%。InFocus若要在大陸低價手機遍佈的市場殺出血路,恐怕不容易。

不過鴻海並沒有就此放棄,去年起就在大陸搭上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商城,成立「富連網天貓旗艦店」,將包括InFocus手機在內的旗下產品深入大陸市場,還挖角聯想半數電商人才、找來Sony Ericsson台灣區總經理葉順發加入團隊,在兩岸都打得難分難解,看來小米與鴻海的戰爭短期內不會有結果。

關鍵字: #鴻海 #小米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